九星岩

飞星化作翠芙蕖,贯索垂光应斗枢。
赤豹守关依宝藏,苍龙还钵护神珠。
月林香露飘金粟,阴壑灵风振白榆。
为纪重游磨翠藓,又从香积饭雕胡。
李震介绍和李震诗词大全

诗人:李震

宋开封人。钦宗靖康初为小校,金兵围京师,率所部三百人出战,杀敌七百余,力竭被执,遭害。...
复制作者 李震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一

形式:

又曰:“良知在夜气发的方是本体,以其无物欲之杂也。学者要使事物纷扰之时,常如夜气一般,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一》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三

形式:

或问:“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 先生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到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二十三》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六

形式:

问:“良知一而已,文王作《彖》,周公系《爻》,孔子赞《易》,何以各自看理不同?” 先生曰:“圣何能拘得死格?大要出于良知同,便各为说何害?且如一园竹,只要同此枝节,便是大同。若拘定枝枝节节都要高下大小一样,便非造化妙手矣。汝辈只要去培养良知,良知同,更不妨有异处。汝辈若不肯用功,连笋也不曾抽得,何处去论枝节?”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六》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一

形式:

黄以方问:“‘博学于文’为随事学存此天理,然则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说似不相合。” 先生曰:“《诗》《书》六艺,皆是天理之发见,文字都包在其中。考之《诗》《书》六艺,皆所以学存此天理也,不特发见于事为者方为文耳。‘余力学文’亦只‘博学于文’中事。” 或问“学而不思”二句。 曰:“此亦有为而言,其实思即学也。学有所疑,便须思之。‘思而不学’者,盖有此等人,只悬空去思,要想出一个道理,却不在身心上实用其力,以学存此天理。思与学作两事做,故有‘罔’与‘殆’之病。其实思只是思其所学,原非两事也。”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一》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四

形式:

门人有言邵端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 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 又曰:“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工夫。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四》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