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

孟子夷之

厚葬非徒识所先,分明至爱自心根。 怃然一悟奚从发,为有良知尚未昏。
收藏 陈普《孟子夷之》
复制 陈普《孟子夷之》
类型:

秋日寄狄补阙

红尘扰扰间,立马看南山。 谩道经年往,何妨逐日闲。 病中霜叶赤,愁里鬓毛斑。 不为良知在,驱车已出关。
收藏 罗隐《秋日寄狄补阙》
复制 罗隐《秋日寄狄补阙》
类型:

训蒙绝句 良知

孩提自幼良知发,此日心蒙尚未开。 既壮蒙开趋物欲,良心反丧亦哀哉。
收藏 朱熹《训蒙绝句 良知》
复制 朱熹《训蒙绝句 良知》
类型:

咏良知答章叔心次韵二首 其一

人人具有此良知,这点良知不用思。 是是非非原有觉,停停当当本无私。 独能戒惧方为致,教谓明诚即是师。 坐起咏歌皆在此,自昭明德更何之。
收藏 刘魁《咏良知答章叔心次韵二首 其一》
复制 刘魁《咏良知答章叔心次韵二首 其一》
类型:

咏良知答章叔心二首

人人具有此良知,致此方为是近思。 心有未安真是恻,过而能改岂容私。 无声无臭天然赋,惟一惟精自得师。 夫妇虽愚可以与,圣门何以特言之。
收藏 刘魁《咏良知答章叔心二首》
复制 刘魁《咏良知答章叔心二首》
类型:

长乐邓东峰诗来和以答之论学

只拳提起破玄机,唤醒惺惺旧梦痴。 自我一身全太极,何人千古认良知。 高攀月窟开心目,清吸山泉洗胃脾。 周岸共登无障碍,坦行南北与东西。
收藏 张天赋《长乐邓东峰诗来和以答之论学》
复制 张天赋《长乐邓东峰诗来和以答之论学》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四

一友举:“佛家以手指显出,问曰:‘众曾见否?’众曰:‘见之。’复以手指入袖,问曰:‘众还见否?’众曰:‘不见。’佛说‘还未见性’,此义未明。” 先生曰:“手指有见有不见,尔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骛,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工夫。学者时时刻刻常睹其所不睹,常闻其所不闻,工夫方有个实落处。久久成熟后,则不须着力,不待防检,而真性自不息矣。岂以在外者之闻见为累哉!”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四》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十四》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五

或疑知行不合一,以“知之匪艰”二句为问。 先生曰:“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
收藏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五》
复制 王守仁《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以方录 · 五》
类型:

又捧新诗见褒陋止睹五章之绮丽如九奏之凄清其末章末句云谁比天人福皆从积善招天人之比固不敢当积善之徵其来有自味嘉言之若是省薄德以何胜仰谢良知谨次来韵以老去心何用为首希垂采览 其五

老去心何用,恬然守寂寥。 有时思绿蚁,几度换金貂。 岁稔人情乐,天寒马力骄。 望君频访我,不必待书招。
收藏 李昉《又捧新诗见褒陋止睹五章之绮丽如九奏之凄清其末章末句云谁比天人福皆从积善招天人之比固不敢当积善之徵其来有自味嘉言之若是省薄德以何胜仰谢良知谨次来韵以老去心何用为首希垂采览 其五》
复制 李昉《又捧新诗见褒陋止睹五章之绮丽如九奏之凄清其末章末句云谁比天人福皆从积善招天人之比固不敢当积善之徵其来有自味嘉言之若是省薄德以何胜仰谢良知谨次来韵以老去心何用为首希垂采览 其五》
类型:

论学 其三

黑白人人有两眸,良知何用苦多求。 向来枉费追寻力,只为千言万语愁。
收藏 罗洪先《论学 其三》
复制 罗洪先《论学 其三》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