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华寺和素轩沐公春日韵的拼音版

  • yóu
    tài
    huá
    xuān
    gōng
    chūn
    yùn
  • guō
    dēng
  • zhǔ
    ōu
    jiē
    yuǎn
    tiān
    luò
    huā
    fēi
    mǎn
    píng
    chuān
  • chūn
    guī
    mèng
    piān
    jīng
    hán
    shí
    sēng
    jiā
    jīn
    yān
  • jiàn
    quán
    shēng
    xiāo
    yǒng
    jiē
    qián
    cǎo
    huàn
    liú
    nián
  • yóu
    jìn
    xiàng
    dōng
    lín
    zhù
    cháng
    xún
    shī
    shuǐ
    shí
    biān
郭登介绍和郭登诗词大全

郭登

明凤阳府人,字元登。郭英孙。幼英敏,及长博闻强记,好谈兵。景泰初以都督佥事守大同。自土木堡兵败后,边将畏缩,不敢接敌。登侦知敌踪后,以少胜多,军气为之一振。捷闻,封定襄伯。登治军纪律严明,料敌制胜,动......
复制作者 郭登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九

形式:

问:“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何?” 先生曰:“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辄能悔痛真切如此,蒯聩岂不感动底豫?蒯聩既还,辄乃致国请戮。聩已见化于子,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辄乃自暴其罪恶,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必欲得辄而为之君。于是集命于辄,使之复君卫国。辄不得已,乃如后世上皇故事,率群臣百姓尊聩为太公,备物致养,而始退复其位焉。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九》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一

形式:

“不可谓‘未发之中’常人俱有。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未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一》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七

形式: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 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七》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五

形式:

问:“世道日降,太古时气象如何复见得?” 先生曰:“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一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五》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六

形式: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六》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