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 其四 玄机的拼音版

  • sòng
    shí
    xuán
    tán
    xuán
  • shì
    yìn
  • tōng
    shēn
    gèng
    yǒu
    zōng
    yóu
    sān
    shí
    nián
    kàn
    shuǐ
    niú
  • kǒng
    biān
    nán
    suǒ
    cháng
    hùn
    chūn
    qiū
释印肃介绍和释印肃诗词大全

释印肃

释印肃,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复制作者 释印肃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土部 · 蚁垤土

形式:

释名 垤,音迭,土堆之意。蚁垤土,又名“蚁封”。 主治 治孤刺疮。取土七粒和醋涂搽。死胎在腹,或胞衣不下。取蚁垤土三升,装布袋中,拓在产女胸下,死胎或胞衣自出。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土部 · 蚁垤土》

本草纲目 · 土部 · 乌爹泥

形式:

释名 亦名孩儿茶、乌垒泥。制法:用细茶末装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出,捣汁熬制,即成乌爹泥。原产地在云南一带。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鼻渊(鼻孔里常流清涕)。用乌爹泥末吹进鼻孔。 牙疳口疮。用乌爹泥、硼砂等分,研末搽患处。又法:用乌爹泥、雄黄、贝母等分,研末,米泔洗净患处后涂搽。 下疳阴疮。用乌爹泥末,米泔洗净患处后,涂搽。又方:乌爹泥一钱,真珠一分,片脑半分,共研为末,涂搽。 痔疮肿痛。用乌爹泥、麝香,共研为末,和唾液涂搽。 脱肛气热。用乌爹泥二分、熊胆五分、片脑一分,共研为末,调人乳搽肛上。此方亦可治痔疮。 附方 此外,乌爹泥还有化痰生津、生肌定痛、止血收湿等作用。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土部 · 乌爹泥》

本草纲目 · 土部 · 釜脐墨

形式:

释名 亦称釜月中墨、铛墨、釜煤、釜、锅底墨。 气味 辛、湿、无毒。 主治 突然心气痛。用釜脐墨二钱,热尿调服。 中恶。用釜脐墨五钱、盐一钱,研匀,热水调服。 上吐下泻。用釜脐墨半钱、灶额墨半钱、百沸汤一碗,急搅上千遍,一次服下。 吐血咳血。用釜脐墨炒过,研末,每次用井华水冲服二钱。连吃三付。 产妇只流血,婴儿生不出。用釜脐墨二钱,热酒送下。 舌头突然肿大如猪尿泡。用釜脐墨和酒涂搽。 鼻中生息肉。用釜脐墨一钱,水送下。连服三、五天。 耳里流脓。用釜脐墨吹满耳,脓尽,药自出。 小儿口疮。用釜脐墨时时涂搽。 手搔疮肿,出脓。用釜脐墨研细,清油调搽。 附方釜脐墨的主要作用是止血,也能消炎。在刮锅底时,注意不要把铁屑刮下来。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土部 · 釜脐墨》

本草纲目 · 土部 · 门臼尘

形式:

主治 止金疮出血。又诸般毒疮,切蒜蘸擦,至出汗即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土部 · 门臼尘》

本草纲目 · 水部 · 半天河

形式:

释名 亦称上池水。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而言。 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鬼疰(疰,音住,意亦同住。鬼疰,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鬼”居住。现认为是肺结核之类的疾病),扫邪气、恶毒、蛊疾(“心志惑乱之疾”,神经失常,大便时常拉出鸡肝样的血块。现认为是“虫积”之症)等。洗各种恶疮、疥痒,亦有效。身上长白斑,可取树木孔中的水来洗,捣烂桂末和唾液敷上,有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水部 · 半天河》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