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伏羲初制法,素女昔传名。 流水嘉鱼跃,丛台舞凤惊。 嘉宾饮未极,君子娱俱并。 倘入丘之户,应知由也情。
收藏 李峤《瑟》
复制 李峤《瑟》
类型:

傅家面食行

傅家面食天下工,制法来自东山东。 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块入口心神融。 旁人未许窥炙釜,素手每自开蒸笼。 侯鲭尚食固多品,此味或恐无专功。 并洛人家亦精办,敛手未敢来争雄。 主人官属司徒公,好客往往尊罍同。 我虽北人本南产,饥肠不受饼饵充。 惟到君家不须劝,大嚼颇惧冰盘空。 膝前新生两小童,大者已解呼乃翁。 愿君饤饾常加丰,待我醉携双袖中。
收藏 程敏政《傅家面食行》
复制 程敏政《傅家面食行》
类型:

陶庵梦忆 · 卷四 · 乳酪

乳酪自驵侩为之,气味已失,再无佳理。余自豢一牛,夜取乳置盆盎,比晓,乳花簇起尺许,用铜铛煮之,瀹兰雪汁,乳斤和汁四瓯,百沸之。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自是天供。或用鹤觞花露入甑蒸之,以热妙;或用豆粉搀和,漉之成腐,以冷妙;或煎酥,或作皮,或缚饼,或酒凝,或盐腌,或醋捉,无不佳妙。而苏州过小拙和以蔗浆霜,熬之、滤之、钻之、掇之、印之,为带骨鲍螺,天下称至味。其制法秘甚,锁密房,以纸封固,虽父子不轻传之。
收藏 张岱《陶庵梦忆 · 卷四 · 乳酪》
复制 张岱《陶庵梦忆 · 卷四 · 乳酪》
类型:

本草纲目 · 金部 · 铅霜

铅霜 释名亦名铅白霜。是铅杂水银十五分之一合炼作片放醋坛中密封而成,经久即成霜。 李明珍介绍的铅霜制法:把铅打成钱,用绳穿线成串。另以瓦盆装生醋,在离醋三寸的上方,将中横挂盆中,然后用另一个瓦盆盖好,放在阴暗处等假生霜。刷下生出的霜以后,仍照样盖好瓦盆,待取新霜。 气味 甘、酸、冷、无毒。 主治 小儿惊热(心肺积热,夜卧多惊)。用铅霜、牛黄各半分,铁粉一分,研匀。每服四分之一钱,竹沥汁送下。 惊风疾(喉闭,牙紧)。用铅霜四分之一钱,加蟾蜍少计,为末。以乌梅肉蘸药揩在牙龈上;同时,把通关药吹进口里里。过一阵,喉牙就松开了。 消渴烦热。用铅霜、枯白矾等分,研细,调蜜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用棉花包裹一料丸药放在口里,含化后,咽下药汁。又方:铅霜一两,根黄、硝石各一两,研末,每次用一钱,冷水送下。 喉痹肿痛(喘息,气难通)。用铅霜、甘草各半两,青黛一两,共研细,调醋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有效。 悬雍肿痛(小舌肿痛)。用铅霜一分、甘草(半生半灸)一分,共研细,包在棉花里,裹成小球,含口中,咽下药汁。 口里疳疮,牙龈肿烂。用铅霜、铜青各二钱,白矾如豆大一小块,共研为末,以鸡毛沾取,扫疮上。 鼻血不止。用铅霜研细,每服二分半,新汲水送下。 痔疮肿痛。用铅霜、白片脑各一分许,调酒涂搽,随手见效。 少女经闭。用铅霜半两、生地黄汁一合,调匀服。一天服三次。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铅霜》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铅霜》
类型:

山中对孙太初食黄精

山中黄精熟,作意向山人。 制法随蒸曝,灵根集鬼神。 腹心吾尚病,服食尔能纯。 有客乘云气,三尸不累身。
收藏 郑善夫《山中对孙太初食黄精》
复制 郑善夫《山中对孙太初食黄精》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滑石

释名 亦名画石、液石、石、脱石、冷石、番石、共石。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烦热多渴。用滑石二两,捣碎,加水三大碗,共煎成三碗。支渣留水,和米煮粥吃。 女劳黄疸(下半天发热恶寒,小腹急,大便溏黑,额头变为黑色)。用滑石、石膏,等分为末,大麦汁送下。一日三次。小便大利即愈,腹满者难治。 伤寒症流鼻血(因汗出不来而流鼻血。如血色紫黑,不可止血,还要服温性之药。等到有鲜血流出,便急服本药去止住)。用滑石粉和米饭,捏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在口中稍稍嚼破,清水送下。血立卡。 小便不通。用滑石粉一升,加车前汁,调匀,涂脐的周围,干了就换。冬天没有车前汁,可用水代。 妊妇尿涩不通。用滑石粉和水调匀,糊在脐下两寸处。 伏暑吐泄(小便赤色,心烦,口渴)。用好滑石(烧过)四两、藿香一钱、丁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方名“玉液散”。 风毒热疮(遍身流黄水)。先用虎仗、豌豆、甘草各等分,煎水洗浴,然后用滑石粉扑敷身上。 下部湿汗。用滑石一两、石膏(煅过)半两、枯白矾少许,共研为末,干搽患处。 脚趾缝烂痒。治法同上。 打伤肿痛。用滑石、赤石脂、大黄各等分,共研为末。热茶洗伤处后将药敷上。 热毒怪病(眼睛发红,鼻子肿大,喘气,浑身出斑,毛发如铁)。用滑石、白矾各一两,研细,加水三碗,煮成一碗半。不停地饮此水,饮完为止。 有些病可以用“益元散”(又名“天水散”、“太白散”、“六一散”)来治疗。 附方 益元散的制法和功效如下:用水飞过的滑石六两、粉甘草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温水加蜜少许送下(实热用新汲水,解利用葱鼓汤,通乳用猪油面汤,催生用香油浆)。益元散大养脾肾,益精气,壮筋骨,治五劳七伤、一切虚损、短气痰嗽、肌肉疼痛,除烦热,止消渴,解中暑伤寒等病。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滑石》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滑石》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灵砂

释名 亦名二气砂。乃水银、硫磺合炼而成。水银量多,硫磺量少。 气味 甘、湿、无毒。 主治 伏热吐泻。用硫磺半两、水银一钱,研细,加姜汁和面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三岁用,服三丸,冷水送下。大人可服三、四十丸。此方名“阴阳丸”。 脾疼反胃。用灵砂一两、蚌壳粉一两,同炒红。加丁香、胡椒各四十九粒,共研为末。再加姜汁煮过的半夏粉,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汤送下。 冷气心痛。用灵砂三分、五灵脂一分,共研细。加稀糊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饭前服,石菖蒲、生姜汤送下。 九窍出血(因突然受惊而得,其脉必虚,不可借认是热极血溢而妄用凉药以致误事)。用灵砂三十粒,人参煎汤送下。三服可愈。 有些病。可用“养正丹”(又名“交泰丹”)来治疗。养正丹的制法和功效如下:用一个盏子,先放入铅的熔汁,次下水银,次下丹砂末,合炒,炒到不见星时,再下硫磺末。急搅拌,看有焰起,可用酒醋解除。药冷取出研细,加糯米糊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盐汤送下。以上四味药,分量都相等。此药可治:头晕气短,胆怯心悸,虚烦狂言,盗汗,腹痛,腰痛,反胃,上吐下泻,中风流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等症。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灵砂》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灵砂》
类型:

林见素翁寄沙鱼翼

远致沙鱼翼,山亭见海天。 银丝抽出细,韭叶藉来鲜。 制法留新简,尝时赋短篇。 若人南斗重,风味亦堪传。
收藏 邵宝《林见素翁寄沙鱼翼》
复制 邵宝《林见素翁寄沙鱼翼》
类型:

本草纲目 · 土部 · 乌爹泥

释名 亦名孩儿茶、乌垒泥。制法:用细茶末装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污泥沟中,日久取出,捣出,捣汁熬制,即成乌爹泥。原产地在云南一带。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鼻渊(鼻孔里常流清涕)。用乌爹泥末吹进鼻孔。 牙疳口疮。用乌爹泥、硼砂等分,研末搽患处。又法:用乌爹泥、雄黄、贝母等分,研末,米泔洗净患处后涂搽。 下疳阴疮。用乌爹泥末,米泔洗净患处后,涂搽。又方:乌爹泥一钱,真珠一分,片脑半分,共研为末,涂搽。 痔疮肿痛。用乌爹泥、麝香,共研为末,和唾液涂搽。 脱肛气热。用乌爹泥二分、熊胆五分、片脑一分,共研为末,调人乳搽肛上。此方亦可治痔疮。 附方 此外,乌爹泥还有化痰生津、生肌定痛、止血收湿等作用。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土部 · 乌爹泥》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土部 · 乌爹泥》
类型:

葡萄酒

揉碎含霜黑水晶,春波滟滟煖霞生。 甘浆细挹红泉溜,浅沫轻浮绛雪明。 金剪玉钩新制法,紫驼银瓮旧豪名。 客愁万斛可消遣,一斗凉州换未平。
收藏 元·王翰《葡萄酒》
复制 元·王翰《葡萄酒》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