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块

本草纲目 · 介部 · 蛤蜊

气味 肉:咸、冷、无毒。 蛤蜊粉:咸、寒、无毒。 主治 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老癖。亦治寒热。妇女血块等。 蛤蜊粉: 气虚水肿。用大蒜十个捣成泥,加蛤蜊粉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饭前服,开水磅下。积水由小便排出,即愈。 白浊遗精。用蛤蜊粉(煅)一斤、黄蘖(新瓦炒过)一斤,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梧了大。每有一百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雀目、领先盲。有蛤昨粉炒黄,研为末,加油蜡化和做成丸子,如皂角子大,放入猪腰子中,扎定,蒸吃。一天吃一次。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介部 · 蛤蜊》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介部 · 蛤蜊》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姜黄

释名 宝鼎香。 气味 (根)辛、苦、大寒、无毒(一说性热)。 主治 心痛难忍。用姜黄一两、桂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醋汤送下。 胎寒腹痛(婴儿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状如惊风,出冷汗)。用姜黄一钱,没药、没香、乳香各二钱,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了,如芡子大。每服一丸,钩藤煎汤化下。 产后血痛(腹内有血块)。用姜黄、桂心,等分为末,酒冲服一匙,血下尽后即愈。 疮癣初发。用姜黄研末擦上,甚效。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姜黄》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姜黄》
类型:

本草纲目 · 水部 · 半天河

释名 亦称上池水。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而言。 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鬼疰(疰,音住,意亦同住。鬼疰,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鬼”居住。现认为是肺结核之类的疾病),扫邪气、恶毒、蛊疾(“心志惑乱之疾”,神经失常,大便时常拉出鸡肝样的血块。现认为是“虫积”之症)等。洗各种恶疮、疥痒,亦有效。身上长白斑,可取树木孔中的水来洗,捣烂桂末和唾液敷上,有效。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水部 · 半天河》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水部 · 半天河》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