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节庵师的拼音版

  • shòu
    寿
    jié
    ān
    shī
  • céng
    jīng
  • pǐn
    hán
    sōng
    tiān
    yōu
    suì
    liáng
    bìn
    zhào
    qiān
    qiū
  • shǒu
    zāi
    líng
    shù
    chéng
    xīn
    yīn
    xiǎng
    duì
    xūn
    xián
    sàn
    yōu
  • jué
    shì
    míng
    姿
    tāo
    wèi
    zhòng
    cháo
    xiào
    jǐn
    néng
    shōu
  • xún
    tài
    bǎo
    fāng
    chéng
    tóng
    xiàng
    yīn
    shè
    yóu
曾习经介绍和曾习经诗词大全

曾习经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复制作者 曾习经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六十一

形式:

问:“古人论性,各有异同,何者乃为定论?” 先生曰:“性无定体,论亦无定体。有自本体上说者,有自发用上说者,有自源头上说者,有自流弊处说者。总而言之,只是一个性,但所见有浅深尔。若执定一边,便不是了。性之本体,原是无善无恶的,发用上也原是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恶的。譬如眼,有喜时的眼,有怒时的眼,直视就是看的眼,微视就是觑的眼。总而言之,只是这个眼。若见得怒时眼,就说未尝有喜的眼;见得看时眼,就说未尝有觑的眼,皆是执定,就知是错。孟子说性,直从源头上说来,亦是说个大概如此。荀子性恶之说,是从流弊上说来,也未可尽说他不是,只是见得未精耳。众人则失了心之本体。” 问:“孟子从源头上说性,要人用功在源头上明彻;荀子从流弊说性,功夫只在未流上救正,便费力了。” 先生曰:“然。”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六十一》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五

形式:

问:“乐是心之本体,不知遇大故,于哀哭时,此乐还在否?” 先生曰:“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本体未尝有动。”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五》
类型: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八

形式:

先生曰:“孔子有鄙夫来问,未尝先有知识以应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自知的是非两端,与之一剖决,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非,便是他本来天则,虽圣人聪明,如何可与增减得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决,便已竭尽无余了。若夫子与鄙夫言时,留得些子知识在,便是不能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八》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十九

形式:

问:“‘不睹不闻’是说本体,‘戒慎恐惧’是说功夫否?” 先生曰:“此处须信得本体原是不睹不闻的,亦原是戒慎恐惧的,戒慎恐惧不曾在不睹不闻上加得些子。见得真时,便谓戒慎恐惧是本体,不睹不闻是功夫亦得。”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十九》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七

形式:

乡人有父子讼狱,请诉于先生,侍者欲阻之,先生听之。言不终辞,其父子相抱恸哭而去。 柴鸣治入问曰:“先生何言,致伊感悔之速?” 先生曰:“我言舜是世间大不孝的子,瞽瞍是世间大慈的父。” 鸣治愕然,请问。 先生曰:“舜常自以为大不孝,所以能孝;瞽瞍常自以为大慈,所以不能慈。瞽瞍只记得舜是我提孩长的,今何不曾豫悦我?不知自心已为后妻所移了,尚谓自家能慈,所以愈不能慈。舜只思父提孩我时如何爱我,今日不爱,只是我不能尽孝,日思所以不能尽孝处,所以愈能孝。及至瞽瞍底豫时,又不过复得此心原慈的本体。所以后世称舜是个古今大孝的子,瞽瞍亦做成个慈父。”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下 · 门人黄省曾录 · 四十七》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