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思 其一的拼音版

  • jiāng
    nán
    chūn
  • wáng
    tíng
    xiāng
  • shān
    lóng
    yān
    wǎn
    cuì
    jiāng
    pán
    yún
    zhòu
    yīn
  • chūn
    qián
    dàn
    tuó
    yōu
    tiào
    tiān
    wēi
    máng
    yuǎn
    xīn
王廷相介绍和王廷相诗词大全

王廷相

明河南仪封人,字子衡,号平厓,又号浚川。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以丁忧去。正德初,服满至京,以忤刘瑾,谪亳州判官。后召为御史。嘉靖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迁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减进贡快船数,......
复制作者 王廷相
猜您喜欢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七

形式:

问《律吕新书》。 先生曰:“学者当务为急,算得此数熟亦恐未有用,必须心中先具礼、乐之本,方可。且如其书说多用管以候气,然至冬至那一时刻,管灰之飞或有先后,须臾之间,焉知那管正值冬至之刻?须自心中先晓得冬至之刻始得,此便有不通处。学者须先从礼、乐本原上用功。”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四十七》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九

形式:

问:“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何?” 先生曰:“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废他,岂人情天理!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往迎其父。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辄能悔痛真切如此,蒯聩岂不感动底豫?蒯聩既还,辄乃致国请戮。聩已见化于子,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辄乃自暴其罪恶,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悟仁孝之美,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必欲得辄而为之君。于是集命于辄,使之复君卫国。辄不得已,乃如后世上皇故事,率群臣百姓尊聩为太公,备物致养,而始退复其位焉。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正言顺,一举而可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二十九》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一

形式:

“不可谓‘未发之中’常人俱有。盖体用一源,有是体即有是用。有‘未发之中’,即有‘发而皆中节之和’。今人未能有‘发而皆中节之和’,须知是他‘未发之中’亦未能全得。”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一》
类型: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七

形式:

问:“孔子谓武王未尽善,恐亦有不满意?”先生曰:“在武王自合如此。” 曰:“使文王未没,毕竟如何?” 曰:“文王在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若到武王伐商之时,文王若在,或者不致兴兵,必然这一分亦来归了。文王只善处纣,使不得纵恶而已。”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三十七》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五

形式:

问:“世道日降,太古时气象如何复见得?” 先生曰:“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一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

复制 王守仁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五十五》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