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扰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时余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靰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朝末年,(我们)革命党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危险,凭着坚毅不屈的精神,同残害民众的敌人相搏斗,遭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然而)牺牲状况的惨重,要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总督衙门这场战役为最(厉害了)。我们党的精华,(几乎)全部牺牲,那个损失可以说太大了。然而这次战役,(英雄们)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溅红宇内,(他们的)浩然正气充满四面八方,草木(有情)为这次战役满怀悲痛,风云(有知)因(这次战役)而变了颜色,全国长期受压抑的人心,(也因此)才大大地振奋(起来)。(人民对于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 像汹涌的洪水冲击山沟一样,(气势浩大,)不可阻挡,不到半年武昌的大革命因此而成功了。(如此看来,)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能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它将)同武昌革命的战役一样永垂不朽(为后人纪念)。 但是从民国开始建立(以来),事变战乱连续不断,(致使)黄花岗上(烈士)的坟墓,还(一直)埋没在迷乱的烟雾和杂乱的草丛之中。(自烈士们牺牲以后,一直)拖延到七年(之后),才有墓碑的建立;(到了)十年,才有(烈士)事略的编纂。可是(这)七十二(位)烈士,又有的有记载却说的不详细,有的仅有姓名而没有事迹,甚至有的连姓名都无法考证了,(正)像史书上记载的田横的事迹,即使凭司马迁善于传写游侠(的手笔),也不能给(田横所带领的)五百人(都)写下传记,(这就)越发能(使人)悲痛啊。 邹海滨先生,把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拿来),向我请求作序。那时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向国内各方面看看,敌人的气焰正盛,(国家)倾危不安的迹象比过清末年还厉害,可是我(在)三十年前所主张、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就是)被诸位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去争取的革命主张,它们照旧没有得到实行。(正因如此,)那么我这次行动所担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了。假如全国人民都(能)本着诸位先烈的牺牲精神去为国家奋斗,协助我完成这一重大责任,实现我们理想中的真正中华民国,那么这一部开创国家的流血斗争史,就可以流传到世间而且永不磨灭。不然的话,(我们)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并且将它发扬光大,而只是对他们的遗事徒发感慨,这实在是我们(这些)后死的人的耻辱啊。我写这篇书序,既是沉痛悼念牺牲了的烈士,又(希望)用(它来)作为凡是能够阅读这部书的国民们的(一种)勉励。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本文是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12月应邹鲁的请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一书写的序言。 书序一般是说明写书的意图、经过,或介绍、评价书的内容。这篇序却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借序以“勖国人”。本文写于作者督师桂林准备北上讨伐北洋军阀之际,可以说是一篇弘扬先烈革命精神,进行战斗动员的出征誓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诗人:孙文

清末民初医师、政治家、革命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中国国民党之创党人。幼名帝象,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逸仙,室号品兰堂。生于大清帝国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县长安镇上沙村。流亡日本时......
复制作者 孙文
猜您喜欢

泛舟长江夕景

形式:

轻漪不动阳侯风,金山楼阁涵镜空。 长江万里渺何极,似太液池西苑中。 此时此景孤岂可,画舫真如天上坐。 那须箫鼓振铿锵,惟爱縠纨呈澹沲。 是时金乌傍晚舂,一轮十丈玫瑰红。 沧波纳日才瞥眼,苍凉冥合万化同。 浮玉周游忽一转,轩飞逸兴复不浅。 炬树歌船亦底为,印公苏老应能辨。

复制 弘历 《泛舟长江夕景》

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 其六

形式:

藉问夏谚中,游豫缘何事。 江国灾祲馀,如伤犹未置。 嗟尔在位者,孰非民攸塈。 迩来闾阎况,略?巡春骑。 纵云免沟壑,未称富蒋芰。 矧兹乃所见,宁无未见际。 供奉尔勿劳,徒劳亦奚异。 踏阅便游山,闻挈诗人俪。 索观赓其章,匪侈词华丽。

复制 弘历 《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 其六》

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 其二

形式:

山房号万松,屧步寻深径。 孙枝貌已苍,侧干形犹正。 何况古乔者,孰不见生敬。 几赦斧斤劫,益凛冰霜性。 拂星自成景,吐云应号庆。 偓佺曾遗尧,养真称战胜。 又如商伯夷,乃得清之圣。 层台一登临,民瘼当前凭。 元气复也无,谡涛何心听。

复制 弘历 《游摄山栖霞寺用尹继善沈德潜倡和韵六首 其二》

钦差工部侍郎梦麟总河白钟山等奏报荆山桥疏浚工成命议叙董事诸臣诗以纪事

形式:

去年秋溢孙家集,大事茭楗塞决口。 馀波泥淀荆山桥,微湖路塞水不受。 连延数郡被灾沴,未涸春田农束手。 加赈聊以救目前,善策亟为筹其后。 冬官之亚适随銮,相度疏排汝其懋。 南北河臣胥本责,毋分疆界连臂肘。 集役备物发帑偿,守土臣职晋也就。 同心合力勉宣防,岂在清尘供奔走。 瀹浚两月工始成,荆山水泄四臣奏。 二麦虽已失饼饵,大田庶可播畎亩。 酬劳奖绩尔则应,消患致和吾益忸。

复制 弘历 《钦差工部侍郎梦麟总河白钟山等奏报荆山桥疏浚工成命议叙董事诸臣诗以纪事》

阅高堰工有作

形式:

癸酉秋之月,沴气行江南。 浊黄潦日增,清淮涨复添。 清口不能畅,五坝尾闾渰。 而何胶柱者,前议持愈严。 天然坝弗启,为虑下河渐。 究之乃大溃,匪爱■倍兼。 高宝危城郭,兴盐坏闾阎。 上下两俱败,何有脩防谙。 其时河复决,夺溜浑波淹。 不亟事堵筑,将虑洪泽占。 岌岌数丈堰,水连堰面涵。 亿万淮扬民,殆哉奚忍谈。 立命重臣往,分任各勉担。 茭楗莫惜费,齐郑助料佥。 其冬乃合龙,同日达奏函。 善后慎在兹,渗漏可视凡。 培高斲山骨,取固灌米泔。 因工赈灾馀,庶民来畚杴。 阅岁绩乃奏,缓急庶可谌。 崇墉兹临视,咨度停巡骖。 终无永逸策,忸怩惟益惭。

复制 弘历 《阅高堰工有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