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

本草纲目 · 石部 · 凝水石

释名 亦名卤盐、寒石、石碱。从碱地掘取,用作硝皮。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调涂。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凝水石》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凝水石》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陟厘

释名 侧梨、水苔、石发、石衣、水衣、水棉、潭。 气味 甘、大温、无毒。 主治 强胃气,止泄痢。捣烂可涂治丹毒游疹。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陟厘》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陟厘》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英

释名 谷菜、白草、白幕、排风,子名鬼目。 气味 (根、苗)甘、寒、无毒。 主治 风疹、丹毒、瘴疟。用白英煮汁饮服。 目赤头旋(风热上攻,眼花面肿)。用白英子(鬼目)(焙)、甘草(炙)、菊花(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临星时温水送下。 附方 亦可用为清热、解毒、祛风湿。近年亦用以治肺癌、胃肠道癌等症。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英》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白英》
类型:

本草纲目 · 草部 · 旋花

释名 旋、盘根、续筋根、鼓子花、肠草、美草、天剑草、缠枝牡丹。 气味 (花)甘、(根)辛、温、无毒。 主治 腹中寒热邪气(用根),脸上黑痣。亦利小便,续筋骨,合刀伤,治丹毒,补劳损,益精气。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旋花》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草部 · 旋花》
类型:

本草纲目 · 金部 · 铁

释名 亦称黑金、乌金。 气味 熟铁:辛、平、有毒。生铁:辛、微寒、微毒。 主治 熟铁:烧红投酒中,饮酒,可治贼风。 生铁: 脱肛。用生铁二斤,水一斗,煮至五升,洗肛门,一天两次。对脱肛多年不收的人都有效。 耳聋由高烧引起者。可烧铁投酒中饮之,同时,用慈石塞耳,但夜间须取去。 小儿丹毒。把铁烧红,水淬过,饮此水一合。 打伤瘀血。用生铁一斤,酒三升,煮至一升后饮用。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铁》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铁》
类型:

本草纲目 · 金部 · 铁落

释名 亦名铁液、铁屑、铁蛾。打铁时,火花散飞,细微如屑,飞动如蛾。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小儿丹毒。用铁落研细,调猪油涂搽。 善怒发狂,惊邪癫。用铁落煎水服。 附方 《神农本草经》还载:铁落可治恶疮疥疡。但用法不详。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铁落》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铁落》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阳起石

释名 亦名羊起名、白石、石生。 气味 咸、微温、无毒。 主治 丹毒肿痒。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清水调搽。 滑精(元气虚寒,精滑不禁,手足常冷,大便溏泄)。用阳起石煅后研细,加钟乳粉等分,再加酒煮过的附子末,调一点面粉把药合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直至病愈为止。 阳萎阴汗。用阳起石煅后研细,每服二钱,盐酒送下。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阳起石》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阳起石》
类型:

本草纲目 · 土部 · 石碱

释名 凝水石。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男女转脬,小便困难。用寒水石(按:此处指凝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共研为末,加水一斗,煮成五升。每服一升。 牙龈出血,有洞。用凝水石粉三两、丹砂二钱,甘草、脑子各少许,共研为末,干敷。 汤火灼伤。用凝水石烧过,研细,敷伤处。 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凝水石半两、白土一分,共研为末,米醋调涂。 附方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土部 · 石碱》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土部 · 石碱》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