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耕叟的拼音版

  • nán
    jiàn
    gēng
    sǒu
  • cuī
  • nián
    nián
    nán
    jiàn
    bīn
    jìn
    zhì
    yóu
    cún
  • xuě
    cháo
    gēng
    sāng
    suì
    pín
  • zhàn
    tiān
    dīng
    zhuàng
    lǎo
    tài
    píng
    chūn
  • jiàn
    shuō
    jīng
    huāng
    hòu
    tián
    yuán
    bàn
    shǔ
    rén
崔涂介绍和崔涂诗词大全

崔涂

崔涂,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复制作者 崔涂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谷部 · 蘖米

形式:

气味 粟芽:苦、温、无毒。 麦芽:咸、温、无毒。 谷芽:甘、温、无毒。 主治 粟芽:消积食,开胃。除烦,除热。 谷芽: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麦芽: 快膈进食。用麦蘖四两,神曲二两,白术、桔皮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人参汤送下。 谷劳病(四肢无力,想睡,饭后精神更差)。有大麦蘖一升、椒一两,一起炒过,加干姜三两,共捣为末,每服一匙,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腹中虚冷,消化不良。有大麦蘖五升、小麦面半斤、豉五保、杏仁二升,共熬至黄香,捣碎筛过,加糊做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开水送下。 产后便秘。不宜妄服药丸。宜用大麦芽炒黄为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与粥交替饮服。 妊振后欲去胎。用麦蘖一升、蜜一升,合服。又方:有大麦芽一升。加水三升煮至二升,分三次服,有特效。 回乳(妇女无子食乳,乳不消散,令人发热恶寒)。用大麦蘖二两,炒为末。每服五钱,开水送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蘖米》

本草纲目 · 菜部 · 蒜

形式:

释名 小蒜、茆蒜、荤菜。 气味 (根)辛、温、有小毒。 主治 时气温病(初起头痛壮热,脉大)。用小蒜一升捣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干霍乱(不得吐泻)。用小蒜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 长年心痛,用小蒜煮成浓汁,勿沾盐,饱食,有效。 疟疾。用小蒜不定量,研为泥,加黄丹少许,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新汲水送下。 恶核肿结。用小蒜、吴茱萸等分,捣烂敷患处。 小儿白秃(头上团团白色)。有蒜切细每日擦患处。 蛇蝎螫人。有小蒜捣汁内服,外以蒜渣敷伤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蒜》
类型:

本草纲目 · 谷部 · 豆腐

形式:

气味 甘、咸、寒、有小毒。 主治 和脾胃、消胀满、下大肠浊气、清热散血。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豆腐》

本草纲目 · 谷部 · 曲

形式:

释名 酒母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米谷食积。炒曲末,以开水调服二钱。一天服三次。 赤白痢。用曲熬粟米粥吃,每次一匙。一天吃四、五次。 酒毒下血。用曲一块,包湿纸中,煨为末空心服二钱,米汤送下。极效。 胎动不安。用生曲饼研为末,加水绞汁服三升。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曲》

本草纲目 · 谷部 · 玉蜀黍

形式:

释名 玉高粱。 气味 (米)甘、平、无毒。 主治 (玉蜀黍米)调中开味,(根、叶)治沙淋。 附方 玉蜀黍,理在亦通称“玉米”,其花柱及柱头称为玉米须近年临床上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肝炎、胆道结石、鼻炎及哮喘等症。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玉蜀黍》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