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京中诸友四首 其一

雨雪遘仲冬,朔风凌以厉。
驱车欲何之,驾言遵海澨。
念我平生友,河梁各分袂。
素里起郁怔,杯尽不能醉。
和鸾辍中鸣,旄节忽以弭。
且复立斯须,握手增慷慨。
解佩纷陆离,于焉结终惠。

诗人: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
复制作者 王渐逵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鳞部 · 虾

形式:

气味 甘、温、有小毒。 主治 鳖瘕疼痛(皮下隐隐可见积块)。用鲜虾作汤吃,多次可治愈。 补肾兴阳。用虾米下斤,蛤蚧二枚,蟓椒、茴香各四两,同以青盐化酒炙炒,再加木香粗末一两和匀,乘热蜜封收存。每服一匙,空心嚼服,盐酒送下。 血风臁疮。生用生虾、黄丹捣和,敷贴患处。 附方 虾不是鱼,应属节肢动物中的甲壳类。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鳞部 · 虾》
类型:

本草纲目 · 介部 · 蜗螺

形式:

释名 螺蛳。烂壳名鬼眼睛。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黄疸、酒疸。用不螺蛳养去泥土。每天煮食饮汁,有效。 黄疸吐血(病后,身、面皆黄,吐血很我,诸药不效)。用螺蛳十个,水漂去泥,捣烂,露一夜,称明时,取汁水取二、三次。血止即愈。 五淋白浊。用螺蛳一碗,连壳炒热,加白酒三碗,煮成一碗,挑螺肉吃,即以所煮酒关定。数次即效。 小儿脱肛。用螺蛳二、三升,铺在桶内,令小儿坐上,不久即愈。 痘疹目翳。常吃水煮螺蛳,有效。 突然咳嗽。用螺蛳壳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湿痰心痛。用白螺蛳壳洗净,烧存性,研为末,酒送服一匙。立止。 膈气疼痛。用陈白螺蛳烧过,研细,每服残,酒送下。甚效。 龟头生疮。用年久螺蛳烧灰敷涂。 汤火伤疮。用多年干白螺蛳壳煅过。研为末,调油敷搽。 瘰疬已破。用土墙上白螺蛳壳为末,每日敷患处。 痘疮不收。用螺蛳壳洗净,煅过,研为末,敷疮上。 小儿哮疾。用南墙上年久螺蛳为末,下午加水调好,晚饭时吞服。 小儿软疖。用墙上螺蛳壳烧灰,加倒挂尘等分,调油涂搽。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介部 · 蜗螺》

本草纲目 · 木部 · 五加

形式:

释名 五佳、五花、文章草、白刺、追风使、木骨、金盐、豺漆,豺节。 气味 (根皮、茎)温、辛、无毒。 主治 风湿痿痹。用五加皮、地榆(刮去粗皮)各一斤,装袋内,放入好酒二斗中,以坛封固,安大锅内水煮,坛上放米一合,米熟即把坛取出。等火毒出过,取药渣晒干,做成丸子,每日清晨服五十丸,药酒送下,临卧时再服一次。此方能去风湿、壮筋骨、顺气化痰、添精补髓,功难尽述。 虚劳不足。用五加皮、枸杞根白皮各一斗,加水一石五斗,煮成七头号。其中,以四斗浸曲一斗,以三斗拌饭,照常法酿酒,熟后常取饮服。 脚气肿湿,骨节、皮肤疼痛。用五加止四两,浸酒中,远志(去心)四两,亦浸酒中。几日后,取药晒干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五加皮丸”。 小儿行迟(三岁小儿还不会走路)。用五加皮五钱,牛膝,木瓜各二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五分,米汤加几滴酒调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五加》

本草纲目·木部·石南

形式:

释名 风药。 气味 (叶)辛、苦、平、有毒。 主治 鼠瘘不合。用石南、生地黄、茯苓、黄蘖、雌黄、等分为末,每天敷患处两次。 小儿通睛(小儿误跌或头脑受伤,致使瞳仁不正,观东则见西,观西则见东)。用石南一两、藜芦三分、瓜丁五至七个,共研为末。每次吹少许入鼻中,一天三次。内服牛黄平肝的药物,此方名“石南散”。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部·石南》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接骨木

形式:

释名 续骨木、木蒴。 气味 甘、苦、平、无毒。 主治 折上伤筋骨。用接骨木半两、乳香半钱,芍药、当归、芎,自然铜各一两,共研为末,化黄蜡四两,投药末搅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若只是伤损,以酒化服一丸即可;若碎折筋骨,则先用化药敷贴,然后内服。 产后血晕。用接骨木碎块一把,加水一升煮成半升,分次服下。 附方 接骨木以功能接骨而得名,但现在临床上还用它来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风疹瘙痒等症。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接骨木》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