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上 · 徐爱录 · 门人徐爱录 · 六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精一’‘博约’‘尽心’本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二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功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徐爱问:“昨天听闻先生‘止至善’的教导,我感到已经略有所悟,但我始终觉得您的见解和朱熹对格物的阐述无法达到一致。” 先生说:“‘格物’是‘止至善’的功夫。既然明白‘至善’,也就明白了‘格物’。” 徐爱说:“昨天用先生的观点推究朱熹的‘格物’学说,看起来也大致上理解了。但朱子的训导里,有《尚书》中的‘精一’,《论语》中的‘博约’,《孟子》中的‘尽心知性’作为依据,所以我还是不明白。” 先生说:“子夏笃信圣人,曾子返躬自省。笃信固然正确,然而不如反躬自省来得恰当。现在你既然心里没有明白,怎么可以因循守旧,而不去探求真理呢?譬如朱子本来也是尊重笃信程子的,但若碰到不明之处,又何曾随便结合呢?‘精一’‘博约’‘尽心’本来就与我的学说相吻合,只是你没有认真思考罢了。朱子‘格物’的训条,未免有些牵强附会,并不是《大学》的原意。精是一的功,博是约的功。既然明白知行合一的说法,此处只须一句话就能清楚明了。‘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的人能够做的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的人能够做的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的人能够做的事。朱熹对‘格物’理解错误,只是由于他把这个意思颠倒了,认为‘尽心知性’是‘格物知至’,要求初学者去为‘生知安行’的事情,如何能为之!” 徐爱问:“‘尽心知性’怎么就是‘生知安行’了呢?” 先生说:“性是心的本体,天是性的根源,尽心也就是尽性。《中庸》上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就是没有‘尽心’。‘知天’中的‘知’如同知州、知府中的‘知’,是人们自己应该做的事,是天人合一。‘事天’,如同儿子服侍父亲、大臣辅佐君王一样,必须恭敬奉承,然后才能万无一失,此时,还是与天相对为二,这就是圣人和贤人的区别。至于‘夭寿不二’,它是教育人们一心向善,不能因环境优劣或寿命长短而把为善的心改变了,知道穷困通达、寿命长短都由上天注定,所以我们也不必因此而动摇了行善的心。‘事天’虽然与天相对为二,但已看到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的意思,这便是初学的人立心的开始,有迎难而上、惕厉自强之意。朱熹却与之相悖,所以让初学的人感到无从下手。” 徐爱说:“昨天听闻先生的教导,我也隐约觉得功夫理当如此,现在听了先生具体的解释,更加没有疑问了。昨天清早我这样想,‘格物’的‘物’,也就是‘事’,都是从心上来说的。” 先生说:“说得好。身的主宰就是心,心之触发就是意,意的本源就是知,意之所在就是物。譬如,意在事亲上,那么事亲就是一物;意在事君上,那么事君就是一物;意在仁民、爱物上,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视、听、言、行上,那么视、听、言、行便是一物。所以我说没有心外之理,没有心外之物。《中庸》上说‘不诚无物’,《大学》中的‘明明德’的功夫,只是一个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一个格物。”

注释

《论语·雍也》第二十五章:“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孟子·尽心上》第一章:“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矣。” 《孟子·公孙丑上》第二章:“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 曰仁,徐爱之字。 《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第二十五章:“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守仁介绍和王守仁诗词大全

王守仁

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
复制作者 王守仁
猜您喜欢

三谣。朱藤谣

形式:

朱藤朱藤,温如红玉,直如朱绳。自我得尔以为杖, 大有裨于股肱。前年左选,东南万里。交游别我于国门, 亲友送我于浐水。登高山兮车倒轮摧,渡汉水兮马跙蹄开。 中途不进,部曲多回。唯此朱藤,实随我来。瘴疠之乡, 无人之地。扶卫衰病,驱诃魑魅。吾独一身,赖尔为二。 或水或陆,自北徂南。泥黏雪滑,足力不堪。吾本两足, 得尔为三。紫霄峰头,黄石岩下。松门石磴,不通舆马。 吾与尔披云拨水,环山绕野。二年蹋遍匡庐间, 未尝一步而相舍。虽有佳子弟、良友朋,扶危助蹇, 不如朱藤。嗟乎,穷既若是,通复何如,吾不以常杖待尔, 尔勿以常人望吾。朱藤朱藤,吾虽青云之上、黄泥之下, 誓不弃尔于斯须。

复制 白居易 《三谣。朱藤谣》
类型:

劝酒(以下见《文苑英华》)

形式:

昨与美人对尊酒,朱颜如花腰似柳。今与美人倾一杯, 秋风飒飒头上来。年光似水向东去,两鬓不禁白日催。 东邻起楼高百尺,璇题照日光相射。珠翠无非二八人, 盘筵何啻三千客。邻家儒者方下帷,夜诵古书朝忍饥。 身年三十未入仕,仰望东邻安可期。一朝逸翮乘风势, 金榜高张登上第。春闱未了冬登科,九万抟风谁与继。 不逾十稔居台衡,门前车马纷纵横。人人仰望在何处, 造化笔头云雨生。东邻高楼色未改,主人云亡息犹在。 金玉车马一不存,朱门更有何人待。墙垣反锁长安春, 楼台渐渐属西邻。松篁薄暮亦栖鸟,桃李无情还笑人。 忆昔东邻宅初构,云甍彩栋皆非旧。玳瑁筵前翡翠栖, 芙蓉池上鸳鸯斗。日往月来凡几秋,一衰一盛何悠悠。 但教帝里笙歌在,池上年年醉五侯。

复制 白居易 《劝酒(以下见《文苑英华》)》
类型:

南阳小将张彦硖口镇税人场射虎歌

形式:

海内昔年狎太平,横目穰穰何峥嵘。天生天杀岂天怒, 忍使朝朝喂猛虎。关东驿路多丘荒,行人最忌税人场。 张彦雄特制残暴,见之叱起如叱羊。鸣弦霹雳越幽阻, 往往依林犹旅拒。草际旋看委锦茵,腰间不更抽白羽。 老饕已毙众雏恐,童稚揶揄皆自勇。忠良效顺势亦然, 一剑猜狂敢轻动。有文有武方为国,不是英雄伏不得。 试征张彦作将军,几个将军愿策勋。

复制 白居易 《南阳小将张彦硖口镇税人场射虎歌》
类型:

阴雨

形式:

润叶濡枝浃四方,浓云来去势何长。 旷然寰宇清风满,救旱功高暑气凉。

复制 白居易 《阴雨》
类型:

喜雨

形式: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复制 白居易 《喜雨》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