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 · 行由 · 第十节

慧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徵诘奥议,见慧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慧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慧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慧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慧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议,犹如真金。于是为慧能祝发,愿事为师。慧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慧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慧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慧能后来到了曹溪,又被恶人寻找追逐,于是躲到四会,与猎人为伍以避难,一共过了十五年,经常随机给猎人们讲说佛法。猎人们常让我看守捕获猎物的网罟,我每见到活猎物误入网罟,就放走它们。每到吃饭的时候,我把素菜放在猎人们的肉锅里捎带煮熟。有的人问我为什么不吃肉,我就回答:“我只吃肉边的素菜。”终于有一天,我想,到了该弘扬佛法的时候了,不能老是隐遁。我就走出山林,来到广州法性寺,正遇上印宗法师在讲解《涅槃经》。当时有风吹动了旗幡,一个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僧人说是旗幡在动,争论不休。慧能就参与讨论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幡动,是诸位仁者的心在动。”所有在场的人都被我的话震惊了。印宗把我请到上座,详细询问我佛法的深奥含义,他见我回答时言语简洁理当,不受经典字句的拘束。印宗说:“行者一定不是普通人,早就听说黄梅的袈裟佛法都传到岭南来了,是不是就是行者你呢?”慧能回答说:“不敢当。”印宗于是再行敬礼,请求我把五祖传授的袈裟和钵盂拿出来,给大众观看。印宗又问我:“黄梅的祖师在付托传法时,有什么指示教诲?”慧能回答说:“倒也没有什么指示教诲,只是说要认知自己的本性,并不说禅定、解脱的方法。”印宗问:“为什么不说禅定、解脱的方法呢?”慧能回答说:“因为禅定和解脱是两种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印宗又问:“什么是佛法的不二之法?”慧能说:“法师你讲《涅槃经》,如果明白佛性,这就是不二之法。例如高贵德王菩萨曾问佛:如果有人犯了四重禁,作了五逆罪,还有一阐提等,他们是不是断绝了善根佛性呢?佛回答说:善根有两种,一个是常,另一个是无常,可是佛性并没有常和无常之分别,所以不是断绝,这才叫做不二法门;五蕴和十八界,凡夫看见是两个,有智慧的人就能够懂得它们的本质并无分别。像这样无二的真性,就是佛性。”印宗听了我的回答,满心欢喜,合掌作礼,说自己讲的经就像瓦砾;而仁者您的讲论,就像真金。于是印宗就为慧能剃发,并愿拜我为师。慧能就在菩提树下开始讲授东山法门。慧能从黄梅东山禅寺得到佛法真传,此后经历了无尽的辛苦和危险,曾经命如悬丝。今天终于能够和韦使君、众位官员、僧尼、道人、信佛大众共同聚会,这都是我们经历累世的劫数修成的缘分,也是我们在过去生生世世中供养各代佛祖的功德,才能一起种下善根,这才能有幸听闻到如上的顿教法门,和我获佛法的因缘过程。顿教是佛和祖师传下来的,并不是慧能自己的智慧发明。大家如果愿意听受佛和祖师的教理,就要首先使自己的心念清净无染。听了以后,要各自去除疑惑,就好像听佛和祖师亲自讲说一样。大家听了讲述后,都很高兴,行礼退出。

注释

曹溪:广东省韶关市南。 四会:广东省四会县,今新会县。 《涅槃经》:即《大般涅槃经》,主要教义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幡:寺院里的旗子,窄长,是佛教法物。 仁者:佛教讲慈悲为怀,故可称和尚为仁者。这是慧能对法性寺僧人的尊称。 高贵德王菩萨:全称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 四重禁:即奸淫、杀戮、偷盗、大妄语四重罪。 五逆:罪恶之极逆于常理,又叫五间业。 一阐提:佛教称断绝善根之极恶人为一阐提,但誓愿济度众生自己不成佛的菩萨也被称作一阐提,所谓二种一阐提,这里是指前者。 蕴:指五蕴,又称五阴,即色、受、想、行、识。某甲:自称,相当于“我”。祝发:剃发。东山法门:指自己讲的佛法是从黄梅凭茂山弘忍处得到的真传。使君:对韦琚的尊称。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祖师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慧能介绍和慧能诗词大全

诗人:慧能

名或作惠能。唐僧。岭南新州人,祖籍范阳,俗姓卢。与神秀同师禅宗五祖弘忍禅师。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得弘忍赞许,密传其衣钵,成禅宗第六祖。后居韶州曹溪山宝林寺,弘扬“见......
复制作者 慧能
猜您喜欢

过冯子和新亭次答

形式:

松筠手种待成阴,高士常怀出世心。 正望蛟龙作霖雨,肯容麋鹿恋丰林。 花烟拂座扶春醉,萝月窥帘伴夜吟。 惭愧西台尘土客,偶来何解抱清琴。

复制 顾璘 《过冯子和新亭次答》
类型:

靖州吊宋义卿

形式:

皇天不吊颜公死,湘水无情屈子沈。 彊圉一身关国体,忠贞千古动人心。 精魂白日涛犹怒,祠庙空山柏已森。 宿草孤坟何处奠,只馀清泪洒衣襟。

复制 顾璘 《靖州吊宋义卿》
类型:

石亭寄诗和答

形式:

休官独向山中住,久厌疏狂学孟公。 盘薄解衣时作画,跏趺临水亦谈空。 松萝野兴宜明月,海岳文光贯彩虹。 愧我离君走尘土,高情徒寄梦魂中。

复制 顾璘 《石亭寄诗和答》

返辰州

形式:

生憎江草唤愁生,闷见垂杨暗古城。 隔岁家山仍北望,五溪烟瘴返南征。 闾阎未报宽租税,轩冕空嗟拂性情。 岁岁深岩求大木,不知陵庙几时成。

复制 顾璘 《返辰州》

自嘉鱼挂帆归武昌三月晦日也

形式:

蒲帆满驾顺流风,黄鹤楼台在眼中。 柳色已经春候尽,城闉何啻故乡同。 尘埃白发空奔走,岩谷苍生自困穷。 万事关心无料理,漫芜瓜地国门东。

复制 顾璘 《自嘉鱼挂帆归武昌三月晦日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