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碧水惊秋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碧清的水面放出冷冷的秋光使人心惊,黄云在暮色中凝聚,台阶上到处是零乱破败的落叶。室内悄无人声,月光斜斜地照进来,照着他独自徘徊。又一个重阳节临近了,到处是催人的砧杵声。西窗下,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 宦海的风波,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非常脆弱;而仕途上的是非往往是无事生非,谁又能说得清楚。问问篱边的黄菊,不知是为谁而开?不要随便说什么愁总是跟酒在一起,酒能留住愁;其实,酒还没有醒,愁就已经先回来了。凭栏沉思了很久,月亮渐渐西沉,苍苔上已生出点点白露。

注释

洞房:深邃的内室。 砧杵:古代捣衣工具。砧为捣衣石,杆为捣衣棒。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搁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子夜四时歌·秋歌》:“佳人理寒服,万结砧杵劳。” 西窗三句:西窗,唐代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疑是故人来,唐代诗人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问篱边二句:思念故乡。语本晋陶渊明《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杜甫《秋兴八首》:“丛菊两开他日泪,扁舟一系故园心。” 殢酒:病酒,为酒所困。此为以酒浇愁之意。作者《梦扬州》词云:“滞酒困花,十载因谁淹留。” 金波二句:金波,月光。《汉书·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满庭芳·碧水惊秋》是北宋文学家秦观的词作。此词融情入景,通过对秋日萧瑟的描写,表达了词人伤离怀旧的心绪。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辑评

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眉批:“《满庭芳》诸阕,大半被放后作,恋恋故国,不胜热中。其用心不逮东坡之忠厚,而寄情之远,措词之工,则各有千古也。” 明·李攀龙《草堂诗徐隽》卷四评曰:“托意高远,措词洒脱,而一种秋思,都为故人。展转诵者,当领之言先。” 明·吴从先《草堂诗徐隽》卷四评曰:“待月迎风,情怀如诉。” 清·黄蓼园《蓼园词选》评曰:“意亦曲而能达。”“结句清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秦观介绍和秦观诗词大全

诗人:秦观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进士,官至秘书省正,国史院编修官。新党执政时被排挤,北宋绍圣初年,秦观被贬为杭州通判,......
复制作者 秦观
猜您喜欢

春雨

形式:

电阔照潺潺,惊流往复还。远声如有洞,迷色似无山。 利物乾坤内,并风竹树间。静思来朔漠,愁望满柴关。 迸湿消尘虑,吹风触疾颜。谁知草茅径,沾此尚虚闲。

复制 薛能 《春雨》

夏雨

形式:

何处发天涯,风雷一道赊。去声随地急,残势傍楼斜。 透树垂红叶,沾尘带落花。潇湘无限思,闲看下蒹葭。

复制 薛能 《夏雨》

荔枝诗

形式:

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 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

复制 薛能 《荔枝诗》

寓题(一作边城寓题)

形式:

王泽犹来雅在新,尚词微事可愁人。 淫哇满眼关雎弱,犹贺清朝有此身。

复制 薛能 《寓题(一作边城寓题)》
类型:

游嘉州后溪(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形式:

山屐经过满径踪,隔溪遥见夕阳舂。 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复制 薛能 《游嘉州后溪(开元观闲游,因及后溪,偶成二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