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红的拼音版

  • bǎi
    hóng
  • yáng
    shèn
  • jìng
    táo
    xìng
    cóng
    chūn
    lái
    èr
    shí
    fān
    fēng
  • cháo
    kāi
    luò
    hún
    kān
    diāo
    lán
    bǎi
    hóng
杨慎介绍和杨慎诗词大全

杨慎

杨慎,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禀性......
复制作者 杨慎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草部 · 泽漆

形式:

释名 漆茎、猫儿眼睛草、绿叶绿花草、五凤草。 气味 (茎、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咳嗽上气、脉沉。用泽漆三斤,加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去渣,汁中再加半夏半升,紫参、白前、生姜各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心各三两,最后煎成药汁五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三次。 心下伏瘕(大如杯,不能进食)。用泽漆四两,大黄、葶苈各三两,捣烂筛细,加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一天服三次。 水所蛊病(按:此病的病象是腹满,湍息、浮肿)。用泽漆晒干,研为末,加枣肉和成丸子,如弹子大。每服二丸,白开水送下。一天服二次。如腹中觉暖、小便通畅,即为服药见效。 脚气赤肿,走路疼痛。用泽漆鹭鸶藤、蜂窠,等分为末。每取一两,加水五碗煎成三碗,熏洗痛处。 牙痛。用泽漆研为末,开水泡汁漱口。 瘰疬。用泽漆一、二捆,加水二桶,熬成一桶。去渣,再熬成膏一碗,收存瓶中。用时先以椒、葱、槐枝把患处洗净,然后用膏涂搽,几次之后好可见效。 癣疮。用泽漆晒干,研为末,调油涂搽。 附方 泽漆是利水的名药,功效很象大戟,但泽漆的茎叶煮熟之后便没有毒,因此更宜推广利用。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泽漆》

本草纲目 · 草部 · 常山

形式:

释名 恒山、互划、鸡屎草、鸭屎草。 气味 苦、寒、有毒。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常山》

本草纲目 · 草部 · 石松

形式:

气味 苦、辛、温、无毒。 主治 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麻木。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草部 · 石松》

本草纲目 · 谷部 · 荞麦

形式:

释名 翘、乌麦、花荞。 气味 甘、平、寒、无毒。 主治 咳嗽上气。用荞麦粉四两、茶末二钱、生蜜二两,加水一碗,搅于极匀,饮服。引气下降,即愈。 水肿气喘。用生大戟一钱、荞麦面二钱,加水作饼炙熟为末,空心服,茶送下。以大小便通畅为度。 赤白带下。用荞麦炒焦为末,加鸡蛋白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盐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禁口痢疾。每服荞麦面二钱,沙糖水调下。 痈疽发背。用荞麦面、硫磺各二两,共研为末,加水作成饼,晒干收存,每取一饼磨水敷疮。 汤火伤。用荞麦面炒黄,研末,水调敷伤处,有特效。 瘰养成围颈。用荞麦(炒,去壳)、海藻、白僵蚕(炒,去丝),等分为末,白梅浸汤取肉,取一半和药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后临卧时米汤送下。一天服五次。若与淡菜同服更好。 绞肠沙。用荞麦面一撮,炒黄,水煎服。 小肠疝气。用荞麦仁(炒,去尖)、胡卢巴(酒浸、晒干)各四两、小茴香(炒)一两,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盐酒送下。 腹痛微泻。用荞麦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荞麦》

本草纲目 · 谷部 · 稻

形式:

释名 杜、糯。(本草所指的稻,去指糯而言)。 气味 淘糯米水:甘、凉、无毒。 稻米:苦、温、无毒(一说味甘)。 主治 稻米: 霍乱烦渴。用糯米三合、水五升、蜜一合,研汁分服。或煮汁服。 消渴饮水。治方同上。 下痢禁口。用糯谷一程式,炒出白花,去壳,以姜汁拌湿,再炒为末。每服一匙,开水送下。三服即可止痢。 鼻血不止。用糯米微炒黄,研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同时少许入鼻中。此方名“独圣散”。 自汗不止。用糯米、小麦麸同炒,研为末。每服三钱,米汤送下。或煮猪肉蘸末食。 白带。用糙糯米、花椒等分,炒为末,加醋、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饭前服,醋汤送下。 胎动不安,下黄水。用糯米一合,黄芪、芎穷各五钱,加水一升煎成八合,分次服。 腰痛虚寒。用糯米二升,炒热装袋中,拴靠在腰痛处。另以八角茴香研酒内服。 淘糯米水:益气,止烦渴霍乱,解毒。 糯稻花:阴干后供擦牙、乌须的配方使用。 稻秆: 消渴饮水。取稻秆中心烧灰,每以开水泡灰一合,澄清后饮下。 喉痹肿痛。用稻草烧取墨烟,醋调吹鼻中或灌入喉中,吐出痰涎即愈。 下血成痔。用稻秆烧灰淋汁,热2浸洗三、五度,可愈。 汤火伤。用稻秆灰冷水中淘七遍,带湿摊伤处,药干即换。若是湿疮,则将稻秆灰淘后焙干,加油调涂。三、五次可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谷部 · 稻》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