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 其二十二赋白芍药号为玉盘盂的拼音版

  • xīn
    láng
    ·
    ·
    èr
    shí
    èr
    bái
    sháo
    yào
    hào
    wèi
    pán
  • cháng
    gēng
  •  
     
     
     
    jìng
    kàn
    chūn
    róng
    shòu
    wèi
    qīng
    míng
    qiáng
    wēi
    chū
    zhòu
    huā
    liú
    yīng
    táo
    shì
    dōng
    fēng
    guǎn
    lán
    tíng
    shí
    hòu
    bié
    lái
    tiān
    shàng
    xiàng
    nián
    shí
    gǎn
    tàn
    shān
    jiù
    jiù
    shì
    jūn
    zhī
    fǒu
  •  
     
     
     
    huáng
    jià
    chū
    qīng
    dōu
    xiǎo
    jiù
    qián
    sān
    qiān
    shén
    zhǐ
    huī
    jiǔ
    huà
    zuò
    huā
    shén
    xià
    rén
    shì
    fěn
    tuán
    nuò
    jiù
    yòu
    pán
    zài
    shǒu
    shì
    ruǐ
    zhū
    qīn
    shǔ
    jiào
    xiǎo
    xīn
    quàn
    bēi
    ér
    jiǔ
    zhǐ
    de
    wèi
    péi
    xiào
葛长庚介绍和葛长庚诗词大全

葛长庚

宋闽清人,家琼州,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览众籍,善篆隶草书,工画竹石。宁宗嘉定中诏征赴阙,对称旨,命馆太乙宫。传其常往来名山,神异莫测。......
复制作者 葛长庚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金部 · 水银

形式:

释名 亦名汞、灵液、姹女。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急惊风。用水银半两、生南星一两、麝香半分,共研细,加石脑油,捣成泥,做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薄荷汤送下。 反胃吐食。用黑铅、水银各一钱半,结砂、硫磺各五钱,官桂一钱,共研细,分两次服。一半米汤、一半姜汗,调在一个碗中把药送下。 胆热鼻血。用水银、丹砂、麝香等分,研细,每服半钱,新汲水送下。 血汗不止。方同上。 胎动(母欲死,子尚活)。用水银、丹砂各半两,合研匀,加牛膝半两,水五大碗,煎汁。吃药时,还吃半茶匙蜂蜜。 胎死腹中。用水银二两,令产妇吞服,殆胎立出。 误吞金银饰物。服水银一两,立出。又方:水银一两,分两次服。服第二次后,立出。 头上生虱。用水银和蜡烛油擦头,虱一夜死尽。 口疮。用水银一分、黄连六分、水二升,都成五合,喝一点含在口中,一天十次,有效。 白癜风。用水银擦几次,可愈。 肛门虫痒。用水银枣膏各二两,研匀,棉花裹成小球,送进肛门,次日虫出。12、一切恶疮。用水银、黄连和粉锡(熬黄)各一两,研匀,敷疮上。 小儿痘后眼睛生翳。用水银一钱、虢丹(铅丹)五钱,研捣成丸药六粒,糊在坩锅中,火煅一天。取出,用薄棉裹好,左翳塞右耳,翳自掉下。 附方 水银有大毒,用以作药,必须十分谨慎。古时方士炼丹,吹嘘水银“久服神仙不死”。李时珍力斥这种谬论,指出历人有许多人贪生怕死,妄想长寿,竟然服食多量水银,致成残废,甚至因此送命。方士为了哗众取宠,可以瞎吹一通,研究本草的人,对待水银的治病问题,应必须严肃认真,以免误人误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金部 · 水银》

本草纲目 · 石部 · 硇砂

形式:

释名 亦名砂、狄盐、北庭砂、气砂、透骨将军。 气味 咸、苦、辛、温、有毒。 主治 肾脏积冷,心腹疼,面青脚冷。用硇砂二两、桃仁一两(去皮)。先以酒一小碗煮硇砂,沸十多次,去掉砂石,加入桃仁涨,慢慢熬成膏,和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热酒送下。 积年气块,脐腹疼痛。取木瓜三个,切开去瓤,将醋煮过的硇砂二两装入瓜内,晒在太阳下。到瓜烂时,研匀,加米醋五升煎浓,再加蜜收存。用时以附子末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丸,热酒化下。 痃癖症块(按:症状为心胸绞痛,有积块)。取桑条烧灰,淋去苦汁,晒干。另按硇砂一两和水三两的比便,把硇砂、水、灰拌合起来,使干湿适当,然后放入瓶中。放前,瓶底热灰约半寸,放后,还要将灰填盖好。如此处理完毕,再以文武火煅红。冷定取出,倒药在小竹箕上(箕上先铺好三层纸),用热水淋药,收取滤汁,淋至硇味去尽为止。保持滤汁于热灰中,常令鼓出小鱼眼小泡。待汁干后,再煅一次,取药重研,加粟饭揉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丸,空心服,酒送下。 反胃。用硇砂二钱,加水调和,包入荞麦面中,煅焦。冷后,剥取中间湿药。焙干一钱,配槟榔二钱、丁香二个,共研细。每服七厘,烧酒送下。一天服三次,服至病愈为止。愈后吃白粥半月,还要服其他健胃药。 各种痢疾。用硇砂、丹砂各二钱半,研细。另以黄蜡半两,巴豆仁二十一粒(去膜)同在瓦罐内煮透。到豆色变紫时,取其中七粒与硇砂、丹砂共研匀,和熔蜡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九丸,淡姜汤送下。此方名“灵砂丹”。 月经不通,脐腹积聚疼痛。用硇砂一两、皂角五个(去皮和子,锉成末),共研为末。加头醋一大碗熬膏,又放入陈皮末三两。捣细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温酒送下。 死胎不下。用硇砂、当归各半两,共研为末。分两次服,温酒调下。 喉痹口噤。用硇砂、硭硝等分,研匀,点喉部。 牙齿肿痛。用老鼠一个,剥去皮后,擦上硇砂。三日后,肉化尽。取骨,瓦上焙干,研细,加入樟脑一钱、蟾蜍二分,每用少许点牙根上,能消肿痛。 眼生弩肉。用杏仁百枚,蒸熟后去皮尖,研捣后取净汁。汁中加硇砂末一钱,水煮化。每日以汁点眼。 鱼骨鲠喉。用硇砂少许,嚼咽可下。 喝虿叮螫。用水调硇砂涂搽。 疔疮肿毒。用好硇砂、雄黄,等分为末。针刺疮口,挤去恶血后,以豆大的一撮药搽入疮中,外贴纸包好。如有毒气入腹引起呕吐时,可服“护心散”即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硇砂》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青琅玕

形式:

释名 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白秃,浸淫在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疗手足逆胪。石阑干;主石淋,破血,产后恶血,磨服,或煮服,亦火烧投酒中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青琅玕》

本草纲目 · 金部 · 诸铜器

形式:

释名 铜钴母,一作钴母,熨斗也。 主治 铜钴母主治折伤接骨,捣末研飞,和少酒服,不过二方寸匕。又盛灰火,熨脐腹冷痛。铜匙柄主治风眼赤烂,及风热赤眼翳膜,烧热烙之,频用妙。《大明本草》曰:铜秤锤主治产难横生,烧赤淬酒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金部 · 诸铜器》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雄黄

形式:

释名 亦名黄金石、石黄、熏黄。 气味 夺、平、寒、有毒。 主治 骨蒸发热(按:即今之肺结核)。用雄黄一两,加入小便一升中。另取方圆尺的石板一块,以炭火烧热,把雄黄尿汁淋在石上,垫上薄毡,令病人解衣顶被坐石上,勿使漏风。几次之后,病状即逐渐减轻。 伤寒咳逆。用雄黄一钱、酒一杯,同煎,病人趁热嗅其气。 阴部蚀烂,痛痒不已。用雄黄半两烧于瓶中,熏下部,有效。 偏头风。用雄黄、细辛,等分研细。每次取二、三分吹入鼻中,左痛吹右,右痛吹左。此方名“至灵散”。 腹胁痞块。用雄黄、白矾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而糊调成膏,摊纸上,贴痞块处。贴至大便畅泄乃愈。 胁下痃癖(按:胁下觉有积聚,呼吸时常抽痛)。用雄黄一两、巴豆五钱,同研细。加白面二两,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四丸。以开过几次再放冷以后的水冲服。大便畅通,病即转好。此方名“煮黄丸”。 酒癖(饮酒过度引起头晕、恶心、呕吐,长期不愈)。用皂角子大的雄黄六小块、巴豆(连皮油)十五个、蝎子尾巴十五个,共研为末,加面粉五两半,滴水做成丸子,如豌豆大。丸子将干时放于麸中炒香。炒后,取丸子放水里观察。凡是浮在水面的就是好的,收存起来。每服二丸,温酒送下。此方名“酒征丸”。 油癖(特别喜欢吃油,缺油即病)。用雄黄半两,研末,水调服。 症瘕积聚。用雄黄二两,研细。水飞九次,放入新竹筒中,以蒸饼一块封住筒口,蒸七次。再用上等粉脂一两,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阴肿。用雄黄、矾石各二两,甘草一尺,加水五升,煮成二升,浸肿处。 食物中毒。用雄黄、青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 虫毒。用雄黄、生矾等分,加蜡做成丸药,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开水送下。13、便血。用雄黄不拘多少,放入枣内,用线捆好,煎汤。另用铅一两,熔化后,倒入汤中同煮。自早至晚,不断添开水。煮毕,取出研细,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用原有的铅汤送下。三服血止。 暑天泄痢。用雄黄水飞九次,放在竹铅内蒸七次,研末,与蒸饼混合,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甘草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疯狗咬伤。用雄黄五钱、麝香二钱,研细,酒送下。分二次服完。 百虫入耳。烧雄黄熏耳内,虫自出。 马汗疮(按:牧马人多生这种疮,初起肿痛,后感烦热,重者可致死)。用雄黄、白矾各一钱,乌梅三个,巴豆一个,合研为末,油调敷疮。 刀伤。用雄黄一粒,半豆大,放入伤口内,另取雄黄五钱,小便送服。凡刀伤感染,毒入内部者,服此药有效。 打伤发肿。用雄黄二分、密陀僧一分,共研为末,水调敷伤处。极见效。 白秃头疮。用雄黄、猪胆汁调匀敷上。 眉毛脱落。用雄黄末一两,调醋搽。 疔疮恶毒。先用针剌毒疮的四边及中心,再以雄黄粉敷上。又方:用雄黄、蟾蜍各五分,共研为末,和葱、蜜捣丸,如小米大。以针剌破疮顶,将药插入。 喉痹(按:此即喉风。喉部不能吞咽,气闭欲死)。用雄黄磨新汲水一盏灌下,吐出恶物即愈。 牙痛。用雄黄和枣肉,捏成小丸,塞牙齿空洞中。 走马牙疳,臭烂出血。用豆大的雄黄七粒,每粒包入一个去了核了的淮枣中,再用铁丝把枣子穿成一串,烧化为末。每次取少量搽患处,让涎流出。搽药至病愈为止。 耳流脓汁。用雄黄、雌黄、硫磺,等分为末,吹耳内。 多年臁疮。用雄黄二钱、陈皮五钱,卷入布中成精捻子,烧烟熏疮,令热水流出。 红鼻头。用雄黄、硫磺各五钱,水粉二钱,乳汁调敷。三、五次后可愈。 附方 雄黄有毒,内服不能过量,不能持续服用,以免积蓄中毒。又雄黄不能以火煅烧,因煅烧后便分解及氧化为三氧化二砷As2O3(即砒霜),毒性大增。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石部 · 雄黄》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