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矾

本草纲目 · 金部 · 水银粉

释名 亦名汞粉、轻粉、峭粉、腻粉。由水银、白矾、食盐合炼而成。 气味 辛、苦、有毒。 主治 小儿涎喘。用末受精的鸡收一个,取出蛋清,加水银粉十钱拌合。装银器内,放在汤瓶上蒸熟,给病儿服下,或吐痰,或下泄,病即愈。但水银有毒,气虚小儿,不能用此方。 小儿呕乳。用水银粉一钱、盐鼓(去皮)七粒,共研匀,合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藿香汤送下。 大小便闭(胀闷欲死,持续两三天,有生命危险)。用水银粉一钱、生麻油一合,和匀,空腹时服下。 大便壅结。用水银粉半钱、沙糖一小撮,研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丸,临卧时温开水送下。又方:水银粉二钱、铅丹一钱,共研细。每次一钱,米汤送下。5、血痢腹痛。用水银粉五钱、粉锡三钱,共研匀。加水浸过的蒸饼心少许,和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七至十丸,艾汤送下。 消中嗜食(吃得多,人体瘦,大便硬结,常解小便)。用水银粉一钱,研细,姜汁拦匀,清水送下。后服猪肚丸补之。 一切虚风(按:指头晕目眩、麻痹不仁等症)。用水银粉一两,汤煎,再用慢火焙干,加麝香半两,研细。每服二至三分,温水调下。 水气肿痛。用水银粉一钱,装入乌鸡的蛋中(蛋要先去黄),再用面饼包好蒸熟,剥去蛋壳,加炒葶苈一钱,同蒸饼捣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三至五丸,一天服三次,车前汤送下。极效。 痘后生翳。用水银粉、铅丹,等分为末。左翳吹右耳,右翳吹左耳。 牙痛。用水银一钱、大蒜一瓣,合捣成饼,安在颧骨前陷(即肋窝)中,先用一枚铜钱垫住。安饼后再用贝壳盖好,扎牢。一夜可愈。左牙痛,安在右边,右牙痛安在左连。 牙疳(流脓、流血、虫蚀)。用水银粉一钱,黄连一两,共研为末,搽患处。 小儿耳烂。用水银粉、枣子灰,等分研末,调油搽患处。 眼边烂。用水银粉和口水点眼睑内。一天点二、三次。 小儿头疮。用葱汁调水银粉涂搽。 小儿生癣。用猪油调水银粉涂搽。 臁疮。以齑汁温洗患处,拭干后,用葱汁调水银粉涂搽。又方:水银粉五分,黄蜡一两。先把水银粉铺纸上,再铺黄蜡,缚在疮上,黄水流出即愈。 各种毒疽毒痈(包括杨梅疮)。用水银粉一两,丹砂、雄黄各二钱半,白矾、绿矾各二两半,研匀,装罐,盐泥封口,文武火炼升。炼毕开封,罐口有许多粉末。取此粉每三钱加乳香、没药各五分,酒在太乙膏之类的膏药上,贴患处,有奇效。此方名“五宝霜”。 附方 水银粉有毒,不可常服及服用过量,以免汞中毒。水银粉的万分,主要是甘汞,即氯化亚汞HgCl。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水银粉》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金部 · 水银粉》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雄黄

释名 亦名黄金石、石黄、熏黄。 气味 夺、平、寒、有毒。 主治 骨蒸发热(按:即今之肺结核)。用雄黄一两,加入小便一升中。另取方圆尺的石板一块,以炭火烧热,把雄黄尿汁淋在石上,垫上薄毡,令病人解衣顶被坐石上,勿使漏风。几次之后,病状即逐渐减轻。 伤寒咳逆。用雄黄一钱、酒一杯,同煎,病人趁热嗅其气。 阴部蚀烂,痛痒不已。用雄黄半两烧于瓶中,熏下部,有效。 偏头风。用雄黄、细辛,等分研细。每次取二、三分吹入鼻中,左痛吹右,右痛吹左。此方名“至灵散”。 腹胁痞块。用雄黄、白矾各一两,共研为末,加而糊调成膏,摊纸上,贴痞块处。贴至大便畅泄乃愈。 胁下痃癖(按:胁下觉有积聚,呼吸时常抽痛)。用雄黄一两、巴豆五钱,同研细。加白面二两,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四丸。以开过几次再放冷以后的水冲服。大便畅通,病即转好。此方名“煮黄丸”。 酒癖(饮酒过度引起头晕、恶心、呕吐,长期不愈)。用皂角子大的雄黄六小块、巴豆(连皮油)十五个、蝎子尾巴十五个,共研为末,加面粉五两半,滴水做成丸子,如豌豆大。丸子将干时放于麸中炒香。炒后,取丸子放水里观察。凡是浮在水面的就是好的,收存起来。每服二丸,温酒送下。此方名“酒征丸”。 油癖(特别喜欢吃油,缺油即病)。用雄黄半两,研末,水调服。 症瘕积聚。用雄黄二两,研细。水飞九次,放入新竹筒中,以蒸饼一块封住筒口,蒸七次。再用上等粉脂一两,和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七丸。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阴肿。用雄黄、矾石各二两,甘草一尺,加水五升,煮成二升,浸肿处。 食物中毒。用雄黄、青黛,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 虫毒。用雄黄、生矾等分,加蜡做成丸药,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开水送下。13、便血。用雄黄不拘多少,放入枣内,用线捆好,煎汤。另用铅一两,熔化后,倒入汤中同煮。自早至晚,不断添开水。煮毕,取出研细,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用原有的铅汤送下。三服血止。 暑天泄痢。用雄黄水飞九次,放在竹铅内蒸七次,研末,与蒸饼混合,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甘草汤送下。一天服三次有效。 疯狗咬伤。用雄黄五钱、麝香二钱,研细,酒送下。分二次服完。 百虫入耳。烧雄黄熏耳内,虫自出。 马汗疮(按:牧马人多生这种疮,初起肿痛,后感烦热,重者可致死)。用雄黄、白矾各一钱,乌梅三个,巴豆一个,合研为末,油调敷疮。 刀伤。用雄黄一粒,半豆大,放入伤口内,另取雄黄五钱,小便送服。凡刀伤感染,毒入内部者,服此药有效。 打伤发肿。用雄黄二分、密陀僧一分,共研为末,水调敷伤处。极见效。 白秃头疮。用雄黄、猪胆汁调匀敷上。 眉毛脱落。用雄黄末一两,调醋搽。 疔疮恶毒。先用针剌毒疮的四边及中心,再以雄黄粉敷上。又方:用雄黄、蟾蜍各五分,共研为末,和葱、蜜捣丸,如小米大。以针剌破疮顶,将药插入。 喉痹(按:此即喉风。喉部不能吞咽,气闭欲死)。用雄黄磨新汲水一盏灌下,吐出恶物即愈。 牙痛。用雄黄和枣肉,捏成小丸,塞牙齿空洞中。 走马牙疳,臭烂出血。用豆大的雄黄七粒,每粒包入一个去了核了的淮枣中,再用铁丝把枣子穿成一串,烧化为末。每次取少量搽患处,让涎流出。搽药至病愈为止。 耳流脓汁。用雄黄、雌黄、硫磺,等分为末,吹耳内。 多年臁疮。用雄黄二钱、陈皮五钱,卷入布中成精捻子,烧烟熏疮,令热水流出。 红鼻头。用雄黄、硫磺各五钱,水粉二钱,乳汁调敷。三、五次后可愈。 附方 雄黄有毒,内服不能过量,不能持续服用,以免积蓄中毒。又雄黄不能以火煅烧,因煅烧后便分解及氧化为三氧化二砷As2O3(即砒霜),毒性大增。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雄黄》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雄黄》
类型:

本草纲目 · 石部 · 铅丹

释名 又名黄丹、丹粉、朱粉、铅华。系用铅、硫磺、硝石等合炼而成。 气味 辛、微寒、无毒。 主治 消渴烦乱。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服药后,宜吃荞麦粥。 吐逆不止。用铅丹四两,加米醋半斤,煎干,在炭火中煅红,冷定后,研为末,和米饭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丸,醋汤送下。此方名“碧霞丹”。 小儿吐逆水上。用铅丹研末,加枣肉捣匀,做成丸子,如芡子大。针挑一丸,在灯上烧过,研为细末,乳汁调服。此方名“烧针丸”。另一配方:在烧针丸的药方中加朱砂、枯矾各少许。 反胃气逆。用铅丹、白矾各二两,生石亭脂半两。先把丹、矾两药放在坩锅里,烧炭煅红,放冷两天,再加入石亭脂,共研为末,和米饭少许,捏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日服十五丸,米汤送下。 赤白泄痢。把枣肉捣烂,加入铅丹、白矾等分,各如皂角子大,再加米饭少许,和成团丸,如弹子大。以铁丝穿团丸,在灯上烧透,冷后研为细末,米汤冲服。又方:铅丹,炒成紫色,加入炒黄连,各等分。研细,加糊作丸,如麻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甘草汤送下。 妊妇腹痛下痢。用乌骨鸡蛋一个,壳上开小孔,让蛋白流出,单留蛋黄。从孔口装进铅丹五钱,搅匀,外用泥封好,放在火灰里煨干,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吐血、咳血。用铅丹一钱,新汲水送下。 寒热疟疾。用铅丹、百草霜等分,研细。发病之日,空腹服三钱,米汤送下。两服可愈。加饭或蒜做成丸药吃,也有效。又方:铅丹一两、恒山末三两,和蜜做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湿酒送下。清晨吃一次,病将发未发时吃一次,有效。又方:铅丹(炒过)二两、独蒜一百个,共捣成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九丸,空腹服,长流水送下。疟发过两、三次后才服药,最见效。此方亦可治痢疾。又方:铅丹(炒过)半两、童便浸过的青蒿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寒多酒送下,热多用茶送下。 小儿疟,壮热不寒。用铅丹二钱,蜜水送下。如兼恶寒,则以酒送下。此方名“鬼哭丹”。 风。用铅丹二两、白矾二两,分别研细。取两块砖铺地上,砖上垫纸七层,纸上铺丹,丹上辅矾。周围架柳木柴焚烧,约烧完柴十斤,即停烧待冷,取药合研。每服二钱,温酒送下。此方名“驱风散”。 客忤中恶(此病病象是:人行路上,忽然心腹绞痛,胀满气冲;或突然倒地,四肢阙冷,甚至不救)。用铅丹一小茶匙,调蜜三合灌下。 一切目疾(凡目疾,翳障而伴有昏花现象者可治,可障而无错花感者不治)。用蜂蜜半斤,在铅锅中熬成紫色块,放入铅丹二两,水一两,再炼至水气全尽,倒在一块绢布上过滤。取滤下的细粉,装在瓶子里,埋地下二十天,才取出点眼。每日点七次。如药粘眼不开,则洗了重点。又方:铅丹、蜂蜜调匀,摊布片上,贴太阳穴。治赤眼痛有效。又方:铅丹、白矾,等分研末,点眼。又方:铅丹、乌贼骨,等分为末,加蜂蜜蒸后点眼。治眼睛红久生翳。又方:铅丹半两,调鲤鱼胆汁成膏,点眼。治眼生珠管。又方:铅丹、轻粉,等分为末,吹少许入耳内。左眼病,欠吹右耳,右眼病,吹左耳。治痘疹生翳。 小儿重舌(舌肿厚)。用铅丹一粒,如黄豆大,放在舌下。 小儿口疮糜烂。用铅丹一钱、生蜜一两,调匀,蒸到黑色,用鸡毛蘸取搽疮上。 腋下狐臭。用铅丹加在轻粉中,以口水调和,经常搽腋下。 蝎子螫伤。用醋调铅丹涂搽。 刀伤。用铅丹、滑石等分,敷伤处。 外痔肿痛。用铅丹、滑石等分,研细,新汲水调涂。一天涂五次。 臁疮。用铅丹一两,黄蜡一两,香油五钱,熬成膏子。先以葱椒汤洗患处,然后贴敷药膏。又方:铅丹,水飞过,再炒过,取一两;黄,酒浸七日,焙干,也取一两;另取轻粉半两。分别研为细末。先以苦茶洗疮,随用轻粉把疮填满,再敷上铅丹,外层则用黄细末摊成膏贴上,不要揭动,几天即见效。 附方 铅丹作药,用途很广。李明珍对这种药的主要功效,概括得很好:铅丹体重性沉,能坠痰去怯,故治惊癫狂、吐逆反胃有奇故;能消积杀虫,故汉疳疾、下痢、疟疾有实绩;能解热、拔毒、长肉、去瘀,故治恶疮肿毒及入膏药,是外科必用的药物。
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铅丹》
复制 李时珍《本草纲目 · 石部 · 铅丹》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