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 题罗瘿公为浣华玉笛戏书小册的拼音版

  • cǎi
    sāng
    ·
    ·
    luó
    yǐng
    gōng
    wèi
    huàn
    huá
    shū
    xiǎo
  • gōng
    chuò
  • yōu
    yōu
    sān
    shí
    nián
    qián
    shì
    yìn
    zhāi
    tóu
    fēng
    yùn
    qīng
    róu
    xīn
    hán
    xiāng
    yǐng
    liú
  • xiǎo
    yuán
    huàn
    zhù
    shuí
    wéi
    zhǔ
    líng
    luò
    shān
    qiū
    yàng
    ōu
    xiàn
    ěr
    líng
    yún
    yóu
叶恭绰介绍和叶恭绰诗词大全

叶恭绰

...
复制作者 叶恭绰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水部 · 洗儿汤

形式:

主治 《延年秘录》曰: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 考释 李时珍对该药未作释名和集解,仅在其主治项下转引前人的《延年秘录》曰:“胎衣不下,服一盏,勿令知之。”考汤字,在古代有开水之义。可见,洗儿汤就是给小儿洗过身子的温开水。该药在前人的著述中已有药用记载,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通过以上初步考释,笔者发现《本草纲目》水部10种新增药物中,有潦水、神水、铜壶滴漏水、磨刀水、洗手足水、洗儿汤等6种药物系《本草纲目》首次立条为药物品种,而并非首出于《本草纲目》。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本草纲目》中的新增药物,既包括首出于该书中的药物品种,也包括首次立条在该书中的药物品种。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水部 · 洗儿汤》

本草纲目 · 土部 · 黄土

形式:

释名 入地三尺以下的黄土,勿沾污物,可作药。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赤白痢,腹内热毒绞痛,下血。取干土,水煮开三五遍,沉淀去滓,暖服一二升。 黄土又解诸药毒。如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等。 治小儿乌纱惊风(惊风一种,全身现乌黑色)。用黄土一碗、陈醋一杯,同炒。炒热后,用布包好,熨小儿全身,直达脚下,刺破为宜。 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用黄土溶水中,取上面清液洗眼。 肉痔肿痛。用向阳的黄土、黄连、皮硝各一两,调猪胆汁,同研如泥,做成枣大团丸,塞进肛门里。过一夜,团丸随大便排出。用药时,须内服乌梅黄连二味丸。 跌打损伤。用黄土五升,蒸热,分两包轮换熨伤处。勿使包冷,但也不宜太热,恐烫伤皮肉。此方神效,跌至气绝欲死者,往往可以救活。 蜈蚣或其他毒虫螫伤。取黄土掺敷或用醋调土涂擦。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土部 · 黄土》

本草纲目 · 土部 · 伏龙肝

形式:

释名 指灶里正对锅底的黄土,亦名灶心土。 气味 辛、微湿、无毒。 主治 突然昏倒。用伏龙肝研末,一鸡蛋大的分量冲水服,引起呕吐。 中风口噤(口不能言,心神恍惚,手足不能随意运动;或腹中痛满,时而晕绝)。用伏龙肝五升,加水八升,搅清后取上层饮之。 神智狂乱,不能识人。用伏龙肝研末,水冲服一茶匙。一日服三次。 小儿夜啼水止。用伏龙肝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量,共研为末,加蜜,做成绿豆大的丸子。每次服五丸,桃符汤送下。 舌头变硬,不能转动。用伏龙肝调牛蒡汁涂搽。 冷热心痛。用伏龙肝末一茶匙,是热痛则以热水湿烫后服,是冷痛则用酒冲服。 反胃。用陈年的伏龙肝,研末,米汤送下。每次服三钱。 突然咳嗽不止。用伏龙肝一分,加豆豉七分,捣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次服四十丸。 吐血血,心腹疼痛。用伏龙肝与多年烟壁土等分。每次取五钱,加两碗开水煮,煮成一碗时,等澄清,饮上层清水,空心服。另吃些白粥补身体。 妇女血漏,淋漓不止。用伏龙肝半两,阿胶、炒蚕沙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次服两三钱,酒送下,直到病痊愈为止。 妇女赤白带,日久黄瘁。用伏龙肝、棕榈灰、屋梁上尘,等分,各炒到烟尽,共研为末,加龙脑、麝香各少许。每服三钱,湿酒或淡醋汤送下。患赤白带有一年之久者,照此法治疗,半月可愈。 产后血气攻心,恶物不下。用伏龙肝研末和酒服,每服二钱,泻出恶物即愈。13、子死腹中,母气欲绝。用伏龙肝末三钱,水调服。 横生逆产。用伏龙肝末,酒调服,每服一钱。同时,用灶土搽母脐。 胞衣不下。用伏龙肝,加醋调成小团,塞入产妇脐中。内服甘草汤三四合。 食物中毒。用伏龙肝末,如鸡蛋大小,水冲服,吐出便愈。 冷气入腹,肿满难当,以及男子阴部突然肿痛等。用伏龙肝调鸡蛋白涂搽。 耳内流脓。用棉花裹伏龙肝末塞耳内,一天换三次。 小儿脐疮。用伏龙肝末敷上。 小儿丹毒。用陈年伏龙肝末和屋漏水(亦可用新汲水、鸡蛋白或油)调敷。药干即换。 小儿热疖。用伏龙肝末、生椒末等分,和醋调敷。 臁疮久烂。用陈年伏龙肝末、黄、黄丹、赤石脂、轻粉等分,调清油,敷布上,贴患处。如发痒,须忍住,数日可愈。 一切痈肿。用伏龙肝加蒜捣粒成泥(加鸡蛋黄亦可)贴患处。干了就换。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土部 · 伏龙肝》

本草纲目 · 金部 · 钢

形式: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金疮,烦满热中,胸膈气塞,食不化。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金部 · 钢》

本草纲目 · 金部 · 锡

形式:

释名 又名白鑞、贺。 气味 甘、寒、微毒。 主治 恶毒风疮。 附方 用锡器在粗石上磨水,取水服,可解砒霜毒。用铅、锡各二钱半,加结砂和蜈蚣二要,共研为末,卷入纸内成捻子,放入油中浸一夜。点灯照杨梅疮,每日两次,七日见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金部 · 锡》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