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钤辖馆使王公二首的拼音版

  • sòng
    qián
    xiá
    guǎn
    shǐ
    使
    wáng
    gōng
    èr
    shǒu
  • zhāng
    jìng
  • bǎo
    sāi
    nián
    cháng
    lěi
    gān
    líng
    jīn
    suì
    yòu
    láo
    shī
  • jiāng
    jūn
    zhèn
    shǔ
    gōng
    duō
    shǎo
    jiàn
    gān
    chū
张靖介绍和张靖诗词大全

张靖

张靖,河阳(今河南孟县南)人(《鸡肋编》卷下),望子。幼与文彦博同学。仁宗天圣五年(一○二六)进士(《邵氏闻见录》卷九、《石林燕语》卷三)。文彦博为相,擢直龙图阁(《石林燕语》卷一○)。嘉祐八年(一○......
复制作者 张靖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菜部 · 干姜

形式:

释名 白姜 气味 辛、温、无毒。 主治 脾胃虚冷,吃不下饭。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捣为末,加陈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开水送下。其效极验。 头晕吐逆。用干姜(炮)二钱半、甘草(炒)一钱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服下。有效。 水泻。用干姜(炮)研为末,稀饭送服二钱即愈。 血痢。用士姜烧存性,放冷,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极效。 脾寒疟疾。用干姜、高良姜,等分为末。每服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又方:干姜炒黑为末临发病时,以温酒送服三钱。 咳嗽上气。用干姜(炮)、皂荚(炮,去皮、子及有蛀部分)、桂心(紫色,去皮),一起捣烂,筛过,取等分,加炼蜜同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水送下。咳嗽发时即服,一天服三至五次。禁食葱面油腥。有特效。 吐血不止。用干姜为末,童便调服。 赤眼涩痛。用白姜末,水调贴足心。 牙痛。用川姜(炮)、川椒,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痈疽初起。用干姜一两炒紫,研为末,醋调敷痈四周,留头。 瘰疬不收。用干姜为末,加姜汁调成糊,以黄丹为衣,每日随疮大小放药。追脓尽生肉合口,即可停药。如仍不俣,加葱白汁调大黄涂搽好愈。 附方 生姜是姜的新鲜根茎,干姜是姜的干燥根茎,干姜经过炮制,炒成外观黑色、内部老黄色,即为炮姜。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干姜》
类型:

本草纲目 · 菜部 · 鹿藿

形式:

释名 鹿豆、劳豆、野绿豆。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肠痈、瘰疬。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鹿藿》

本草纲目 · 菜部 · 竹笋

形式:

释名 竹萌、竹芽、竹胎、竹子。 气味 甘、微寒、无毒。 主治 治消渴,利膈下气,化热消痰爽胃。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菜部 · 竹笋》
类型:

本草纲目 · 果部 · 李

形式:

气味 果实:苦、酸、微温、无毒。 核仁:苦、平、无毒。 根白皮(树皮刮去外层皱皮后炙黄入药):大寒、无毒。 主治 果实:肝病人宜食。 核仁:利小肠,下水气,消浮肿。 根白皮:煮汁服,止消渴,治赤白痢及赤白带;煎水含漱,治齿痛。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李》

本草纲目 · 果部 · 枣

形式:

气味 甘、辛、热、无毒。 主治 调和胃气。用干枣去核,缓火烤燥,研为末,加少量生姜末,开水送服。 反胃吐食。用大枣一枚去核,加斑蝥一个去头翅,一起煨熟,去斑蝥,空心服,开水送下。 伤寒病后,口干咽痛、喜唾。用大枣二十枚、乌梅十枚,捣烂,加蜜做成丸仓,口含咽汁,甚效。 妇女脏燥(悲伤欲器,精神不正常)。用大枣十枚、小麦一升、甘草二两、合并后每取一两小煎服。此方名“大枣汤”,亦补脾气。 大便燥塞。有大枣一枚去核,加轻粉半钱入枣中,煨熟服,枣汤送下。 烦闷不眠。用大枣十四枚、葱白七根,加水三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上气咳嗽。用枣二十枚,去核,以酥四两,微火煎,倒入枣肉中渍尽酥,取枣收存。常含一枚,微微咽汁。 肺疽吐血。用红枣(连核烧存性)、面药煎(煅过),等分为还想。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耳聋鼻塞。取大枣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枚(去皮),一起捣碎,棉裹塞耳鼻,一天一次,经一个多月,即可闻声音和辩香自。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 诸疮久溃。用枣膏三程式煎水频洗。 心气痛。一个乌梅二个枣,七枚杏仁一处捣,男酒女醋送下之,在害心疼直到老。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果部 · 枣》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