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答人九华山图的拼音版

  • yùn
    rén
    jiǔ
    huà
    shān
  • zhāng
    yǒng
  •  
     
     
     
    měi
    mián
    yún
    chù
    dāng
    yán
    liè
    cuì
    píng
  •  
     
     
     
    yǒu
    shí
    liáo
    jǐn
    zuò
    wàng
    xíng
  •  
     
     
     
    xīn
    wéi
    xuán
    hèn
    xǐng
  •  
     
     
     
    shù
    fēng
    qiū
    huó
    lài
    zhòng
    tīng
  •  
     
     
     
    zhèn
    sān
    yuǎn
    tiān
    lián
    wàn
    qīng
  •  
     
     
     
    rén
    céng
    dào
    shì
    cǎo
    tōng
    líng
  •  
     
     
     
    sōng
    xián
    kuī
    dǐng
    kān
    sēng
    àn
    sòng
    jīng
  •  
     
     
     
    zhōng
    bo
    zhǎng
    wǎng
    huí
    shǒu
    xiè
    míng
    tíng
张咏介绍和张咏诗词大全

张咏

宋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
复制作者 张咏
猜您喜欢

本草纲目 · 介部 · 海蛤

形式:

气味 苦、咸、平、无毒。 主治 水肿满。有海蛤、杏仁、汉防己、枣肉各二两、葶苈六两,共研为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以有水排出为度。 水肿发热,小便不能通。用海蛤、木通、猪苓、泽泻、滑石、黄葵子、桑白皮各一钱,灯心三分,水煎服。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汤”。 腹水肿肛,四肢枯瘦。用海蛤(煅成粉)、防己各七钱半,葶苈、赤茯苓、桑白皮各一两,陈桔皮、随李仁各半两,共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一天服二次。此方名“海蛤丸”。 血痢内热。用海蛤粉二钱,蜜水调服。一天服二次 伤寒搐搦(汗出不止,手足抽筋)。用海蛤、川乌头各一两,穿山甲二两,共研为末,滴酒做成丸子,如弹子大。捏扁,放足心下,外以葱白包住,扎好,在热水中浸脚,浸至膝部最好。水冷须换热。以遍身出汗为度。每隔三天,照此方治疗一次。 中风瘫痪。治方同上。 鼻血不止。用海蛤粉一两,筛七次,槐花半两,炒焦,一起研匀,每服一钱,水调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介部 · 海蛤》

本草纲目 · 禽部 · 鹅

形式:

释名 农雁、舒雁。 气味 白鹅油:甘、微寒、无毒。 胆:苦、寒、无毒。 主治 白鹅油:润皮肤,消痈肿,治手足皲裂。 胆:解热毒及痔疮初起,频频涂抹,自消。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禽部 · 鹅》

本草纲目 · 禽部 · 鹜

形式:

释名 名鸭、舒凫、家凫、末匹。 气味 鹜肪(即鸭油,炼过再用):甘、大寒、无毒。 肉:甘、冷、微毒。 主治 鹜肪:气虚、寒热、水肿。瘰疬出水,可用鸭油调半夏末敷涂。 肉: 久虚发热,吐痰咳血。用黑嘴白鸭一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另将此鸭去毛,破腹去肠,拭净,放入大枣肉二升,参苓平胃散一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一瓶,分三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好渐愈。 大腹不病(小便短少)。用青头雄鸭煮汁饮,厚盖被,令汗出。又方:用白鸭一只,治净,以豉半升,同姜、椒放鸭腹中,缝定后蒸熟吃下。头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禽部 · 鹜》
类型:

本草纲目 · 木部 · 竹

形式:

气味 竹叶(堇竹叶):苦、平、无毒; 竹叶(淡竹叶):辛、平、大寒、无毒;; 竹叶(苦竹叶):苦、冷、无毒。; 竹茹(淡竹茹):甘、微寒、无毒; 竹沥(淡竹沥):甘、大寒、无毒。 主治 竹叶: 上气发热(急热之后饮冷水所引起)。用竹叶三斤、桔皮三两,加水一斗,煮成五升,细细饮服。三天服一剂。 时行发黄。用竹叶五升(切细)、小麦七升、石膏三两,加水一斗半,煮取七升,细细饮服。服尽一剂可愈。 牙齿出血。用淡竹叶煎浓汁含漱。 脱肛不收。用淡竹叶煎浓汁热洗。 不儿头疮、耳疮、疥癣。用苦竹叶烧为还想,调猪胆涂搽。 竹茹: 伤寒劳复,卵肿股痛。用竹茹一升,加水三升,煮沸几次后,服汁。 妇女劳复(病初愈因过劳复发,热气冲胸,手足抽搐,状如中风)。用淡竹茹半斤、栝楼二两、加水二升,煎成一升,分二次服下。 妇女损胎(孕八、九月时,或跌伤,或惊伤,心痛)。用竹茹五两,加酒一升,煎成五合服下。 月经不净。用竹茹微炙,研为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煎服。 小儿热痛,口噤体热。用竹茹三两、加醋三升,煎成一升。每服一合。 跌打内伤(血在胸背,胁中刺痛)。用竹茹、乱发各一团,炭火炙煎为末,加酒一升,煮开三次服下。三服可愈。 竹沥: 中风口噤。用竹沥、姜汁等于发,每日饮服。 产后中风、口噤、身直、面青,手足反张。以竹沥饮一、二升,即苏。 小和伤寒。用淡竹沥、葛根汁各六合,令慢慢饮服。 小儿狂语,夜后便发。用竹沥夜服二合。 妇女胎动(妊娠为房事所动,因绝)。用竹沥一程式,饮服立愈。 消渴尿多。频饮竹沥,数日可愈。 咳嗽肺痿(咳逆短气、胸中有声、吐脓痰,有臭味)。有淡竹沥一合服下。一天服三、五次,以愈为度。 产后虚汗。用淡竹沥三合,温服。过一会,再服一次。 目赤痛。眼不得开。用苦竹沥五合、黄连二分,棉裹浸一宿,频频点眼,令热泪出。 突然牙痛。用苦竹烧一头,另一头出汗,取汁涂痛处。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木部 · 竹》

本草纲目 · 虫部 · 斑蝥

形式:

释名 斑猫、蝥虫、龙蚝、斑蚝。 气味 辛、寒、有毒。 主治 瘰疬不消。用斑蝥一个,去翅足,以粟一升,去粟,加薄荷四两,共研为末,。以乌鸡蛋调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空心服,用茶送下三丸;加至五丸后,每日减服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以消为度。又方:用斑蝥一枚。去翅足,微炙,空腹时节浆水或蜜水一碗送服。病重者服至七枚可愈。 痈疽拔脓(痈疽不破,或破而肿硬无脓)。用斑蝥研为末,加蒜捣如膏药,调水贴患处。不久脓出,即去药。 疔肿拔根。用斑蝥一枚捻破,在疮上划成米字形开口后,即将斑蝥封住,不久出根。 积年癣疮。用斑蝥半两,微炒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斑蝥七个,醋浸,露一夜,搽患处。 疣痔黑子。用斑取得三个、砒霜少许、糯米五钱,同炒黄,去米,加蒜一个,捣烂点疣诗上。 妊娠胎死。用斑蝥一枚,烧过,研为末,水送服,即下。

复制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虫部 · 斑蝥》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