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少府归牛渚

作尉长安始三日,忽思牛渚梦天台。
楚山远色独归去,灞水空流相送回。
霜覆鹤身松子落,月分萤影石房开。
白云多处应频到,寒涧泠泠漱古苔。
贾岛介绍和贾岛诗词大全

诗人:贾岛

贾岛,字浪仙,又名瘦岛,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
复制作者 贾岛
猜您喜欢

景献皇后哀策文

形式:

于穆先后,俪皇协运。 世宗之胤,德博化光,用俭礼峻。 任姒隆周,后亦母晋。 终温且惠,其仪淑慎。 既慎其仪,克明礼教。 抚翼齐藩,训成弘操。 其慈有威,不舒不暴。 乃家乃邦,是则是效。 嗟余缄屯,仍遭不造。 靡恃为妣,景命弗保。 心之云痛,痛贯穹昊。 袭龟筮之良辰,启幽房之浅璲。 整武驾之隆牡,结龙辀之缟驷。 望旗常而崩摧,披辒辌以增欷。 口呜咽以失声,目横迸以洒泪。 邈两绝于宫闱,长无觌于仿佛。

复制 潘岳 《景献皇后哀策文》

哀永逝文

形式:

启夕兮霄兴,悲绝绪兮莫成。 俄龙軨兮门侧,喈俟时兮将升。 嫂侄兮慞惶,慈姑兮垂矜。 闻鸣鸡兮戒朝 ,咸惊号兮抚膺。 逝日长兮生年浅,忧患众兮欢乐鲜。 彼遥思兮离居,叹河广兮宋远。 今奈何兮一举,邈终天兮不反。 尽余哀兮祖之晨,杨明燎兮援灵輴。 撤房帷兮席庭筵,举酹觞兮告永迁。 凄切兮增欷,俯仰兮挥泪。 想孤魂兮眷旧宇,视倏忽兮若仿佛。 徒仿佛兮在虑,靡耳目兮一遇。 停驾兮淹留,徘徊兮故处。 周求兮何获,引身兮当去。 去华辇兮初遇,马回首兮旋旆。 泠泠兮入帷,云霏霏兮承盖。 鸟俯翼兮忘林,鱼仰沫兮失濑。 怅怅兮迟迟,遵吉路兮凶归。 思其人兮已灭,览余迹兮未夷。 昔同途兮今异世,忆旧欢兮增新悲。 谓原隰兮无畔,谓川流兮无岸。 望山兮寥廓,临水兮浩汗。 视天日兮苍茫,面邑里兮消散。 匪外物兮或改,欢哀兮情换。 喈潜隧兮既敞,将送形兮长往。 委兰房兮繁华,袭穷泉兮朽壤。 中慕叫兮擗摽,之子降兮宅兆。 抚灵衬兮诀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窕。 户阖兮灭灯,夜何时兮复晓。 归反哭兮嫔宫,声有止兮哀无终。 是乎非乎何遑,趣一遇兮目中。 既遇目兮无兆,曾寤寐兮弗梦。 既顾瞻兮家道,长寄心兮尔躬。 重曰: 己矣!此盖新哀之情然耳。 渠怀之其几何,庶无愧兮庄子。

复制 潘岳 《哀永逝文》
类型: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南北朝 : 无名氏
形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人。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复制 无名氏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黄帝阴符经

南北朝 : 无名氏
形式: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杀机,易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炁。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 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复制 无名氏 《黄帝阴符经》

《灵飞经》四十三行本

南北朝 : 无名氏
形式:

行此道,忌淹污、经死丧之家,不得与人同床寝,衣服不假人,禁食五辛及一切肉。又对近妇人尤禁之甚,令人神死魂亡,生邪失性,灾及三世,死为下鬼,常当烧香于寝床之首也。 上清琼宫玉符,乃是太极上宫四真人所受于太上之道,当须精诚洁心,澡除五累,遗秽污之尘浊,杜淫欲之失正,目存六精,凝思玉真,香烟散室,孤身幽房,积毫累著,和魂保中,仿佛五神,游生三宫,豁空境于常辈,守寂默以感通者,六甲之神不逾年而降已也。子能精修此道,必破券登仙矣。信而奉者为灵人,不信者将身没九泉矣。 上清六甲虚映之道,当得至精至真之人,乃得行之,行之既速,致通降而灵气易发。久勤修之,坐在立亡,长生久视,变化万端,行厨卒致也。九疑真人韩伟远,昔受此方于中岳宋德玄。德玄者,周宣王时人,服此灵飞六甲得道,能一日行三千里,数变形为鸟兽,得真灵之道。今在嵩高,伟远久随之,乃得受法,行之道成,今处九疑山,其女子有郭芍药、赵爱儿、王鲁连等,并受此法而得道者,复数十人,或游玄洲,或处东华,方诸台今见在也。南岳魏夫人言此云:“郭芍药者,汉度辽将军阳平郭骞女也,少好道,精诚真人因授其六甲。赵爱儿者,幽州刺史刘虞别驾渔阳赵该妇也,好道得尸解,后又受此符。王鲁连者,魏明帝城门校尉范陵王伯绌女也,亦学道,一旦忽委壻李子期,入陆浑山中,真人又授此法。子期者,司州魏人,清河王傅者也,其常言此妇狂走云,一旦失所在。 上清六甲灵飞隐道,服此真符,游行八方,行此真书,当得其人。按四极明科,传上清内书者,皆列盟奉䞈,启誓乃宣之,七百年得付六人,过年限足,不得复出泄也。其受符,皆对斋七日䞈。有经之师,上金六两,白素六十尺,金环六双,青丝六两,五色缯各二十二尺,以代剪发歃血,登坛之誓,以盟奉行灵符,玉名不泄之信矣。违盟负誓,三祖父母,获风刀之考,诣积夜之河,运蒙山巨石,填之水津。有经之师,受䞈当施,散于山林之寒栖,或投东流之清源,不得私用,割损以赡已利,不遵科法,三官考察,死为下鬼。

复制 无名氏 《《灵飞经》四十三行本》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