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赋

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
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
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
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
天云垣其既立兮,家愿得而获逞。
扬仁化于宇内兮,尽肃恭于上京。
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休矣美矣!惠泽远扬。
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
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晖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君寿于东皇。
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
恩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
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跟随丞相,游春观景,登上了铜雀台,欢娱之情油然而生。 仰脸望天,天空显得无比开阔,低头看地,地上记载着丞相的伟绩。 这真是个雄伟而高大的建筑,两边的高台好似漂浮在太空。 美丽的飞阁高接云天,远远地连着西城。 可以看到漳河之水曲弯流长,亦可看到座座花园郁郁青青。 (在这里)左右还有另两座高台,台上有龙凤的金玉雕像。 而东西两侧又有两座高桥,如同空中彩虹一般。 (在这里)低头可看到皇都的宏大壮丽之美,抬头则见云霞的轻慢浮动之美。 (于高台上)喜悦于众多才子的争相荟萃,好似周文王梦见飞熊而得太公望。 (如此得意之下)仰头享受春风的温暖轻柔,闻听春季百鸟那宛如幼婴哭泣般的嘤嘤鸣叫。 直达天云的高台既然都已经立起来了,那么家父的愿望必定能实现! 对天下施以仁政,使得人们对京都倍加恭敬。 这样还要说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所治理的才算是盛世,这种人岂明白到底何为圣明之君? 就(像家父管理的)这样已经很好了!恩惠和恩泽已经远扬于天下了! 这般成功地辅助了皇帝,安定了四方啊! (家父)顺天地的规律而行,其辉煌的光芒如同日月一般! (这般人物)应该永远尊贵而没有终止的一天,其地位会和东皇太一般,其年岁也会和东皇太一一样长寿 (他会)拿着龙旗遨游天地,驾着鸾车周游浏览。 其恩德广布五湖四海,美好的事物越来越多,百姓也安康。 希望这台子永远牢固,快乐的心情永远都不会结束。 龙凤的金玉雕像:原文里的玉龙与金凤指的是铜雀台旁边的另两座高台,一为冰井台,一为金凤台,曹子建谓之玉龙与金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评析

《铜雀台赋》是东汉末年曹子建在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邺城铜雀台落成时所作,为汉赋中的经典作品,文辞华美。当时铜雀台建成后曹孟德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又命自己的几个儿子登台作赋。其中曹子建下笔成章,做出这部作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曹植介绍和曹植诗词大全

诗人:曹植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
复制作者 曹植
猜您喜欢

送查客槎回杭

形式:

同是飘零客,君归在我先。 乱馀思故国,归去少人烟。 后会西湖近,重逢八月前。 联吟前夜雨,话别又江船。

复制 江澄 《送查客槎回杭》

容城杨忠悯公墓

形式:

常傍松筠想故居,白杨墓道更萧疏。 埋轮事忆张文纪,下马坟寻董仲舒。 大鸟能来知不忝,蚺蛇有胆定何如。 奸谀骨朽知何处,十载钤山笑读书。

复制 朱福诜 《容城杨忠悯公墓》
类型:

潞河舟次叠前韵柬花农同年

形式:

少傅勋庸在天口,尚知喉舌犹北斗。仍昆文采何斑斑,早朝携得香烟还。 蓬莱清邃足官府,风月不到非人间。蔡侯并掉词坛鞅,偶出城南事游赏。 嘤鸣相召笔再赓,佳句往往夸连城。诗家自有麟阁在,未知浮世谁枯荣。 即今京国号多士,我归去访鸱夷子。游客方深鲈脍思,慈母已占鹊声喜。 潞河新月蛾眉云,南飞有雁君莫弹。西风残叶扫不尽,晚烟疏柳犹堪攀。 但愿儒馆献歌戎堠息,看君玉堂昼掩吟春山。

复制 朱福诜 《潞河舟次叠前韵柬花农同年》

和匡伯用山谷次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韵

形式:

齐虏得官乃以口,臣朔长饥索升斗。朱鸟归肆行翾翾,我春辞家秋未还。 读书佳句坐叹息,诗梦已落吴淞间。旗亭一曲黄河上,四座无言独心赏。 天街夜凉如水明,阑干曲录环碧城。愿接云軿与天语,美人颜色苕之荣。 眼中少年今老矣,安陵昔日繁华子。前鱼已自为人怜,蛛丝还能助我喜。 万古牢愁未入弦,欲竟此曲无人弹。丈夫意气属有在,挂席千里难追攀。 我欲随君且入剡中去,李白一生自爱游名山。

复制 朱福诜 《和匡伯用山谷次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韵》

雪后望富春山吊伊孝廉用老杜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韵

形式:

日出富春江,连山映崔嵬。 孤云识归路,往栖子陵台。 积雪浩漠漠,飞鸟去不回。 清光转林麓,豁达户牖开。 回峰抱春阴,虚壑松声哀。 恸哭志士尽,飒沓西风来。 尚怜伊孝廉,白骨埋苍苔。 赍志就埋没,何地无贤才。

复制 朱福诜 《雪后望富春山吊伊孝廉用老杜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韵》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