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建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于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商鞅)担心三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三姓看到后对此感到奇怪,没有人敢去搬木头。(商鞅)又罚:“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金,以此来表明没有欺骗(三姓)。最终颁布了法令。

  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商鞅罚:“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反。”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罚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人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将别人丢的东西据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三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

注释
商鞅:战国中期政治家。
令既具: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
怪:感到奇怪
金:古代货币单位。
布:公布,颁布。
具:准备就绪。
国都市南门:指城后边市场南门。
辄:就。
期年:一整年。
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刻字,再涂以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司马迁介绍和司马迁诗词大全

诗人:司马迁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
复制作者 司马迁
猜您喜欢

送张松陵太守任琼州

形式:

双飞彩鹢大江头,解缆欲行行且留。 葭水玉人天渐远,海琼芳沚是南州。

复制 庞嵩 《送张松陵太守任琼州》

登三洲楼

形式:

三洲楼兀水中央,四面山光树色苍。 曲径暗穿松坞入,扁舟悠傍柳堤扬。 春深碧玉吟谁共,兴入青霞喜欲狂。 帝伯功名灰已尽,风花随步寄行藏。

复制 庞嵩 《登三洲楼》

盱湛楼

形式:

洙泗渊源迤落水,江门流衍注甘泉。 高楼独上三洲望,真派同归一目全。 悟到如斯桥自度,咏从归后榻应悬。 千年衣钵今传北,独愧南宗一线天。

复制 庞嵩 《盱湛楼》

赠乌程簿朱池竹

形式:

一鉴方塘浸绿漪,琅玕千树翠交披。 波摇日影龙蛇动,风引韶声鸟凤仪。 行听沧浪歌旧曲,坐看淇澳写新诗。 直将有斐敷民泽,不谖流芳百世思。

复制 庞嵩 《赠乌程簿朱池竹》

赠月池上人

形式:

寒冬木叶落,大空净无尘。 蟾光湛中沼,仿佛见吾真。

复制 庞嵩 《赠月池上人》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