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注释
僵卧: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僵,僵硬。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思:想着,想到。
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这里指戍守边疆。戍,守卫。
轮台:在今新疆境内,是古代边防重地。此代指边关。
夜阑(lán):夜残;夜将尽时。
风吹雨: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区的河流。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创作背景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诗的开头两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低卧,直挺挺地躺着,意思是说年老力衰,作者当时已68岁。孤村,荒僻的小村,指作者的故乡山阴。戍,是守卫的意思。轮台,是汉代西域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县,这里是借指宋朝北方边防据点。两句的意思是说:我拖着病弱的身体,躺在这荒僻的小村庄里,但是我并不为自己的艰难处境而哀伤,我还想着为国家去守卫北方边疆。“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

  “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

  这两句诗是诗人灵魂和人格的最好说明,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自有“肉食者谋之”,诗人不必多此一举。另外,诗人正是因为“喜论恢复”、热心抗敌才屡屡受打击,最后才罢官闲居的。作为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他一生问心无愧,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今后国运如何他可以毫不负责。其次,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诗人作为年迈多病的老人也已不能承担报国杀敌的义务了。作为一个既无责任也无义务的七旬老人仍有“为国戍轮台”的壮志,这就让人肃然起敬慷慨扼腕。相比之下,那些屈辱投降的达官贵人和苟且偷生的人,他们承担着责任和义务却无心复国,显得渺小和可鄙。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陆游介绍和陆游诗词大全

诗人:陆游

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务观,号放翁。陆陶山孙,陆宰子。少有文名。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为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复置前......
复制作者 陆游
猜您喜欢

除夕同林太常蔡孝廉集民部夏力庸处归来独成

形式:

夏君设酒当除夜,相逢总是客同舍。 七千里外得四人,三百六旬尽一斝。 游人莫作岁暮悲,天工此日暂相假。 犹有亲友共呼欢,向须契阔独嗟讶。 愧余当歌不能放,悲余当酒不能下。 绿樽华发两相催,烛光星烂复交射。 久坐共听漏声稀,归来惟有霜风迓。 呼奚独掩小柴扉,寂寥灯前泪参差。

复制 郭之奇 《除夕同林太常蔡孝廉集民部夏力庸处归来独成》

旰食

形式:

年饥思赈术,旰食作含哺。 阍远今如近,天高日可呼。 去郊安硕鼠,瞻屋定飞乌。 叹息穷闾贱,深劳圣主图。

复制 郭之奇 《旰食》

己巳读书佳山水王季重禹穴斋名也季重入都徵诗于余即以此意赠之山水果佳应知我言

形式:

我闻山阴道,应接靡馀隙。 古之会心人,咸于此躅踯。 每思造物怀,平分流峙脉。 其中应有异,时情安可获。 东游觅山隐,南寻见李白。 禹穴藏书处,实补东南坼。 萧条数百年,此意谁相索。 诗人王季重,山水群徵辟。 水山多幽韵,诗人少俗格。 碧柳垂陶门,青峰归谢宅。 陶谢不复还,水山动其魄。 骚歌有馀地,风雅无偏窄。 诗人欲继之,自许耽佳僻。 身携元化符,手把古刀尺。 中开金简文,上窥垂露迹。 何必嵩高竹,备徵科斗策。 岂俟蜀中桐,一扣临平石。 精灵既默聚,要妙归捃摭。 颇疑会稽来,此称再玄辟。 虚谷罕剩藏,幽泉避刻画。 诗人忽回首,风尘仰飞舄。 朝辞幽桂枝,暮整金台轭。 尽收萝薜颜,大启烟霞癖。 非关情性殊,毋乃盛名迫。 居诸不让人,晚暮徒相逆。 一刺虽灭磨,孤襟犹夙昔。 是时清梦馀,水山诏远客。 未必喧如静,方思损胜益。 春云入画图,秋霜留几席。 归来慎勿迟,岩阿转清碧。

复制 郭之奇 《己巳读书佳山水王季重禹穴斋名也季重入都徵诗于余即以此意赠之山水果佳应知我言》
类型:

冒宗起招同王芳洲朱章华小集皆戊辰同人

形式:

东南多胜友,如斯复几人。 岂惟才力壮,能令气声亲。 披襟明宿昔,怀抱各清新。 我观时世客,惟思要路津。 世道多荆棘,时心满甲鳞。 何如一樽酒,淘洗令其醇。 以兹咸叹息,当杯莫逡巡。 且勿谦新贵,亦无骄贱贫。 但作平等意,醒醉总相匀。 糟酾共餔歠,此情亦未真。 情钟在我辈,心同是一身。 与尔成三益,何妨有四邻。

复制 郭之奇 《冒宗起招同王芳洲朱章华小集皆戊辰同人》

江舟望月书寄宋尔孚辜端伯在都谒选

形式:

明月来清照,江流出远吹。 荷风无闲歇,柳色尚参差。 扁舟谁可溯,我友昔同斯。 江月见颜色,明我长相思。 伊人在一水,我友向天逵。 怀挟平生意,裘马共驱驰。 聚首亦何几,各有民社司。 宋子敦其性,辜君迈厥施。 始看发刃日,莫笑小烹时。 盘错应微别,刚柔各互师。 数年成远器,伯仲可肩随。 余怀甘寂寞,所志独何为。 君王借云壑,今古付骚诗。 举目耽幽桂,安能泣素丝。 江月浮清梦,风尘易涅缁。 出世应殊调,归山贵独知。 我心人未识,尔意或相宜。 聊因江月夜,示尔以胸期。

复制 郭之奇 《江舟望月书寄宋尔孚辜端伯在都谒选》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