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评析

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功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禹锡介绍和刘禹锡诗词大全

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复制作者 刘禹锡
猜您喜欢

诗品二十四则 · 悲慨

形式: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 意苦若死,招憩不来。 百岁如流,富贵冷灰。 大道日往,若为雄才。 壮士拂剑,浩然弥哀。 萧萧落叶,漏雨苍苔。

复制 司空图 《诗品二十四则 · 悲慨》
类型:

诗品二十四则 · 形容

形式: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 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 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离形得似,庶几斯人。

复制 司空图 《诗品二十四则 · 形容》
类型:

与伏牛长老偈二首

形式:

不算菩提与阐提,惟应执著便生迷。 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

复制 司空图 《与伏牛长老偈二首》
类型:

答宋之问

形式:

时既暮兮节欲春,山林寂兮怀幽人。 登奇峰兮望白云,怅缅邈兮象欲纷。 白云悠悠去不返,寒风飕飕吹日晚。 不见其人谁与言,归坐弹琴思逾远。

复制 司马承祯 《答宋之问》
类型: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形式:

太上本来真,虚无中有神。若能心解悟,身外更无身。 假名元始号,元始虚无老。心源是元始,更无无上道。 七宝为林苑,五明宫殿宽。人身皆备有,不解向心观。 三世诸天圣,相因一性宗。一身无万法,万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无央世界中。乾坤明表里,日月觉朦胧。 妙观无静苦,自性不能知。妄想随缘去,何时有出期。 生灭何时尽,相因浩劫来。似环蝼蚁转,如毂碾尘埃。 谁言河海阔,深浅尚能知。爱欲情无底,何年有出时? 水鸟及风林,咸归一法音。如何颠倒性,自起万般心。 虚无含有象,有象复归无。心若分明了,知权呼有无。 无空空不空,无色色不色。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无有,无无及有无。虚心能不动,妙道自来居。 如人入黑暗,目睹又何曾。若要分明见,须凭浩劫灯。 有相兼无相,迷惑终不知。未能明觉性,安得决狐疑。 众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特谓宣宗旨,教令入妙门。 物向无中有,道从有里无。莫生无有见,迷执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缠如纠墨。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虚无,虚无亦假呼。若生无有见,终被法来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空色便为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总非干。要认真空色,回心向己难。 空色宜双泯,不须举一隅。色空无滞碍,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虚性,虚心非妙音。认他毫发事,难得自由心。 一心观一切,一切法皆同。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为入妙门方便法,是法勿留存。决破疑惑网,有无都不干。 正心长自在,如隼入云盘。心静六根清,六根随性行。 性能无着物,邪障那边生。妙经无碍性,权立妙经名。 故为众生说,令教悟此经。一真度一切,如楫济横流。 真性随身有,勿于身外求。传教虚无理,世间散布行。 诵经能万遍,其义自分明。真性号神王,飞天无定方。 破邪能自外,坚固喻金刚。灵童即正性,无染号真人。 威猛喻师子,名殊一法身。诸天诸圣众,无一亦无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卫。语默及游息,无生一念思。 忘形归恍惚,神鬼不能窥。正法度邪法,众生见处偏。 若生无有见,即被染心田。天尊重说偈,直为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归解脱门。道非干视听,视听转生疑。 应物临机用,虚心即可知。心疑随万境,随境认心田。 道非有为有,方名离种边。

复制 司马承祯 《太上升玄消灾护命妙经颂》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