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 用前人韵

傲霜枝袅团珠蕾。冷香霏烟雨、晚秋意。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西风外,梦到斜川栗里。
断霞鱼尾明秋水。带三两飞鸿、点烟际。疏林飒秋声,似知人、倦游无味。家何处,落日西山紫翠。

评析

在金代中期,文坛领袖党怀英以诗文书法得享盛名,词作亦入妙境。本词是他的一篇名作。词的写作时地没有明确记载。根据词中「栗里」和新述,可能写作于金世宗大定五年(公元1175)前后任汝阴(今安徽阜阳)县令时。县令一职官小政繁,作者清高自许,难免厌怨,本词抒发了词人倦游无味欲辞官归隐的惆怅心情。 上阙「傲霜枝袅团珠蕾。冷香霏,烟雨晚秋意。」摹画出一幅淡雅的秋菊烟雨图。「傲霜枝」出自苏轼诗「菊残犹有傲霜枝。」「袅团」状菊,类丛,言盛茂状。「冷香」幽冷的芳香气味。茂盛的菊花丛中,一颗颗带着雨珠的花蕾晶莹闪烁,秋风微拂,枝蔓摇曳,阵阵幽冷的芳香在如烟似雾的霏霏细雨中飘散,深深地感到了晚秋的风光与神韵。二句明写景,暗喻人,「晚秋意」三字概括了词人对新见景色的观感。接下来词人由景及人,本人也进入画卷:「萧散绕东篱,尚仿佛、见山清气。」此情此景,使我们感到词人是与陶渊明有共鸣之处,诗情画意都能联想到陶诗。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潜:《饮酒诗二十首之五》)。「日夕气清,悠然其怀」(《归鸟诗》)对比之下不难看出词人是在赏菊中想到喜菊名人的陶潜,同为爱菊,自己非常追慕渊明。这点也可从词中「仿佛」二字看出。即是说,陶潜当日「悠然」自得,如今自己也颇感同身受。词中写山气清新佳妙,正与陶诗「日夕气清」相应。暗喻词人现花也正处「日夕」之时。陶渊明折腰之叹,更使词人在见繁政务之余远慕陶令,「西风外,梦到斜川栗里」写出词人梦想自己也能像陶潜一样在「归故里」后,逍遥自在地「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斜川和栗里都在江西境内。据《宋书》载「潜尝往庐山」,途经栗里,以词人此句中借栗里言「悠闲」。「西风外」的『外』字为方位词,如「怡柳映,杏花遮,东风外,旗斜」(《百花亭》杂剧第一折)在这里「外」有内中、其中的意思。 下阙:「断霞鱼尾明秋水,带三两飞鸿点烟际」继写景色。前句化用苏轼《游金山寺》诗「断霞半空鱼尾亦」,后句直写秋江晚景,「飞鸿」二字动感极强。那朵朵晚霞被残阳辉映得如同绯红的鱼尾,一江秋水也纷外澄明。天边暮霭中三两点飞鸿隐隐移动。意境高远,写象瑰丽,动静相宜。语意苍茫,隐含思归。「疏林飒秋声,似知人、倦游无味」,用典,西晋张翰故实,张翰为齐王东曹椽,在洛阳见秋风起,引起乡思,怀恋菰菜、莼羹、鲈鱼脍,说:「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归。历来诗词多借用秋风起寓思归浑意,词中写疏林中飒飒秋风声阵阵响起,好像知道「宦游吾倦已」(见辛稼轩《霜天晓角》)「无味」,乏味,有『鸡肋』的意思,倦游无味道尽此时心态,貌似平淡,实则意蕴极深。归去是意愿,能否实现自己的愿望呢?词人慨叹:「家何处?落日西山紫翠。」思归而不得归,大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郁闷惆怅。 本词艺术表现力极强。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曰:「融情景中,旨淡而远,迂傀(元代水墨山水画家倪云林)画书,庶几似之。」评论公允恰当。通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起书、过片结束,无一不是以景记以景致,由景入情,由情出景,交相辉映,发人深思。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党怀英介绍和党怀英诗词大全

党怀英

金泰安奉符人,原籍冯翊,字世杰,号竹溪。工诗文,能篆籀。世宗大定十年进士。调莒州军事判官,累除翰林待制兼同修国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修《辽史》未成,卒。...
复制作者 党怀英
猜您喜欢

与季平、柳汀饮东山酒楼

形式:

花气蒙蒙酒半醺,掀髯休笑故将军。 谈兵杜牧狂言甚,只向尊前念紫云。

复制 丘逢甲 《与季平、柳汀饮东山酒楼》
类型:

游白牛岩用前游韵

形式:

云气溟蒙大海南,看山人再访禅庵。 泉声冷尽高僧锡,满地花香雨一龛。

复制 丘逢甲 《游白牛岩用前游韵》
类型:

得柳汀答诗,知方卧病,次前韵三首

形式:

海天漠漠云不行,淫霖十日难为情。 何堪风雨怀人夕,更听猿啼三峡声。

复制 丘逢甲 《得柳汀答诗,知方卧病,次前韵三首》
类型:

东山春思 其二

形式:

云壑风泉入画图,水帘亭畔客怀孤。 海桐花发山桑熟,细雨春林叫鹁鸪。

复制 丘逢甲 《东山春思 其二》
类型:

季平为书“澹定村”三大字、并书赠“马来西极、龙卧南阳”二语为楹帖赋谢

形式:

三字千秋澹定村,大书留处万灵尊。 他年乞与和平里,同证名贤雪爪痕。

复制 丘逢甲 《季平为书“澹定村”三大字、并书赠“马来西极、龙卧南阳”二语为楹帖赋谢》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