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破浣溪沙 · 五里滩头风欲平

唐代 : 无名氏
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是一首反映船夫水上生活的抒情小词,它写的是狂风过后船夫们驾驶帆船前进的情景和心情。 词一开头就说”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五里滩,是这条河上的一个地名,“头”是方位词,它说明船已开到五里滩上了。帆船是需要借助风力的,乘风破浪,船走得更快。但这种风必须是顺风。如果吹来的风是旋风,或逆风,那就不但不能帮助帆船前进,而且还会带来危险,所以是不能张帆的。在五里滩以前,船夫们遇到的显然不是顺风。他们经过一场和狂风恶浪的搏斗以后,观察到风势将要平息,也就是“风欲平”了,就马上扯起帆来。在这个当儿,大家虽然还在继续举棹摇般,却产生了“觉船轻”的感觉。“棹”,桨板,举棹就是打桨板。既然风力可以代替人力,何必还要打桨摇橹呢,于是,便“柔橹不施停却棹”吧。在文学作品中常把橹称为柔橹,以形容橹的得心应手。橹的外形有点儿象桨,安在船梢或船旁,用人摇动,它会象鱼的尾和鳍一样,通过拨水,产主推动力。“施”,使用。写到这里,船夫们的轻松愉快的感情,一下就传达出来了。 在紧张的劳动过程中,是没有空闲时间来欣赏船外的美景的,但在劳动之余,船夫们不仅轻松,而且欢快,词的下片就是通过看山看水反映了他们的心情。“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闪灼”,形容水光闪动的样子。狂风过后,乌云也散开了,上文说“风欲平”,是还有些风,所以河里的波浪涌起,波光粼粼。这时两岸的山呐,看上去挺有趣过的,它们似乎很好客,正在急急忙忙地迎面走过来欢迎大家。但是,山是不会走动的。子细(仔细)看看,山确实没有动啊。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哦,那不过是因为船走得快,使得坐在船上的人产生一种“走来迎”的感觉罢了。 词的上片和下片的末尾都用“是船行”作结束,它不仅起一个叙述作用,而且还象船夫的劳动号子的和声一样,余音袅袅[niǎo],久久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

注释

五里滩头:原作“五两竿头”,“五里”应为“五量”,即“五两”。 闪烁:原作“陕汋”,音近而误。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介绍和无名氏诗词大全

...
复制作者 无名氏
猜您喜欢

十八人

形式:

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君家难弟兄亦真,絜身不预十八人。

复制 洪亮吉 《十八人》
类型:

文佳帝

形式:

作尼能夺婿,作后先夺帝。 牝朝谁与开先声,文佳皇帝陈硕贞。

复制 洪亮吉 《文佳帝》
类型:

自河南入关所经皆秦汉旧迹车中无事因仿香山新乐府体率成十章

形式:

荥阳城,高百尺,因阜筑城如铁色。 汉王夜出城西门,荥阳以东属楚人。 惜哉一鹿抵死争,食肉不足思分羹。 当时若翁幸不烹,乃火纪信燔周生。 嗟嗟两烈士,殉主亦殉名。 我行天下历州七,奇险无若荥阳城。 君不见,荥阳城,值太平; 排百雉,无一兵。 司关午卧门掩扇,百战古城今下县。

复制 洪亮吉 《自河南入关所经皆秦汉旧迹车中无事因仿香山新乐府体率成十章》
类型: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九

形式:

种松连高冈,云有先世坟。 一岁增尺土,巍然竟成原。 寒食飞纸钱,盈阡拜曾元。 但苦朴陋乡,讳字已不传。 日晚祭扫归,野花红如然。

复制 洪亮吉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九》
类型: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二

形式:

山村十余家,古木自回互。 笋穿来东邻,果熟落北户。 居邻结姻娅,鸡犬互相顾。 出门望原田,高低百余步。 仲夏天气晴,凉风集高树。 茶瓜供过客,留话惬幽素。 日晚童樵归,问名均不误。

复制 洪亮吉 《出都行涿州道中见芃麦遍野慨然有田庐之思因作田家诗二十首寄意并寄芮光照杨毓舒两布衣 其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