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评析

《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论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说明国家兴衰败亡不由天命而取决于「人事」,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主旨:盛衰之理,决定于人事。然后便从「人事」下笔,叙述庄宗由盛转衰、骤兴骤亡的过程,以史实具体论证主旨。具体写法上,采用先扬后抑和对比论证的方法,先极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盛,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兴与亡、盛与衰前后对照,强烈感人,最后再辅以《尚书》古训,更增强了文章说服力。全文紧扣「盛衰」二字,夹叙夹议,史论结合,笔带感慨,语调顿挫多姿,感染力很强,成为历来传诵的佳作。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欧阳修介绍和欧阳修诗词大全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
复制作者 欧阳修
猜您喜欢

至京喜仲芳尚在

形式:

不谓夏台畔,能留复至今。 朝廷宁仗汝,天地独无心。 北极瞻逾切,中原畏转深。 茫茫蓟门树,暝色满秋阴。

复制 王世贞 《至京喜仲芳尚在》
类型:

春日意不怿折简徐魏二子过饮

形式:

客岁添殊易,生涯问转难。 塞云经晚变,燕日到春寒。 世眼翻相白,吾颜岂重丹。 且呼班尹醉,北斗任阑干。

复制 王世贞 《春日意不怿折简徐魏二子过饮》
类型:

怀容城生

形式:

已决千秋事,还馀万死身。 避人应有惜,谈尔竟难真。 鸟雀同迷岁,荆榛可望春。 不知缧绁畔,谁与授书频。

复制 王世贞 《怀容城生》
类型:

送姜君之衡山令

形式:

尔去神明宰,青山治不难。 祝融天一线,石柱雨千盘。 雁自南荒尽,凫还北极看。 中台今太史,应识汉郎官。

复制 王世贞 《送姜君之衡山令》
类型:

正月八日城西访徐尚宝出使还

形式:

遇尔城西陌,初停四牡驰。 乍晴为榖日,今雨正瓜时。 暝色过谈易,春泥策蹇迟。 畏闻乡井事,群盗乱如丝。

复制 王世贞 《正月八日城西访徐尚宝出使还》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