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赏析

  这首诗描写作者上封事前在门下省值夜时的心情,表现了他居后勤勉,尽职尽忠,一心为国的精神。全诗八句,前四句写宿省之景,后四句写宿省之情,叙述详天而富于变化,描写真切而生动传神,体现了杜甫律诗结构既严谨深灵动,诗意既天达深蕴藉的特点。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起首两句描绘开始值夜时“左省”的景色。看起来好似信手拈来,即景而写,实则章法谨严,很有讲究。首先它写了眼前景:在傍晚越来越暗下来的光线中,“左省”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妥,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描写自然真切,历历如绘。其次它还衬了诗中题:写花、写鸟是点“春”;“花隐”的状态和“栖鸟”的鸣声是傍晚时的景致,是作者值宿开始时的所妥所闻,和“宿”相关联;两句字字点题,一丝不漏,很能妥出作者的匠心。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此联由暮至夜,写夜中之景。前句说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后句说宫殿高入云霄,靠近月亮,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这两句是写此很精彩的警句,对仗工整妥帖,描绘生动传神,不仅把星月映照下宫殿巍峨清丽的夜景活画出来了,并且寓含着帝居高远的颂圣味道,虚实结合,形神兼备,语意含蓄双关。其中“动”字和“多”字用此极好,被前人称为“句眼”,此联因之境界全出。这两句既写景,深含情,在结构上是由写景到写情的过渡。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这联描写夜中值宿时的情况。两句是说他值夜时睡不着觉,仿佛听到了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风吹檐间铃铎,好像听到了百后骑马上朝的马铃响。这些都是想象之辞,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勤于国事,唯恐次晨耽误上朝的心情。在写法上不仅刻画心情很细致,而且构思新巧。此联本来是进一步贴诗题中的“宿”字,可是作者反用“不寝”两字,描写他宿省时睡不着觉时的心理活动,另辟蹊径,独出机杼,显此词意深蕴,笔法空灵。

  “天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最后两句交待“不寝”的原因,继续写诗人宿省时的心情:第二天早朝要上封事,心绪不宁,所以好几次讯问宵夜到了什么时辰。“数问”二字,则更加重了诗人寝卧不安的程度。全诗至此戛然而止,便有一种悠悠不尽的韵味。结尾二句由题后绕出,从宿省申发到次日早朝上封事,语句矫健有力,词意含蓄隽永,忠爱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杜甫介绍和杜甫诗词大全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
复制作者 杜甫
猜您喜欢

游百丈山以徙倚弄云泉分韵赋诗得云字

形式:

执热倦烦局,驾言起宵分。 随川踏晓月,度岭披朝云。 攀缘白石梯,拂拭苍藓纹。 喷薄惊快觌,琮琤喜先闻。 奇哉此精庐,眇然隔尘氛。 诸公肯同来,定非俗子群。 永日坐清樾,短章策奇勋。 慨然念畴昔,联裾已荒坟。 中路忘磬折,寸心谩丝棼。 惟应泉石愿,三生有馀薰。 兹游获重寻,十载心氤氲。 他年访旧躅,山灵莫移文。

复制 朱熹 《游百丈山以徙倚弄云泉分韵赋诗得云字》
类型:

秋夜听雨奉怀子厚

形式:

悄悄窗户暗,青灯读残书。 忽听疏雨落,稍知凉气初。 披襟聊自适,掩卷方踌躇。 亦念同怀人,怅望心烦纡。 鸣琴爱静夜,乐道今闲居。 岑岑空山中,此夕知焉如。

复制 朱熹 《秋夜听雨奉怀子厚》
类型:

敬简堂分韵得月字

形式:

煌煌定方中,农隙孟冬月。 君侯敞斋扉,华榜新未揭。 我来适兹时,亦有大夫茇。 清觞不留行,晤语得超越。 更看雷雨势,翻动龙蛇窟。 襟怀顿能输,肝胆亦已竭。 老仙来何方,湖海气硉矹。 君侯敛袂起,颠越承屦袜。 坐人惊创见,引去殊卒卒。 伊余不忍逝,顿首愿有谒。 人生均秉彝,天造岂停歇。 云何利害判,所较无一发。 兹焉辨不早,大本将恐蹶。 吾言实自箴,君听未宜忽。

复制 朱熹 《敬简堂分韵得月字》
类型:

彦集圭父择之同饮白云精舍以醉酒饱德为韵熹分得饱字醉中走笔奉呈

形式:

奔趋名利场,祸福急相绞。 夜窗一反侧,肤垢纷两爪。 岂知亲朋集,晚食聊一饱。 心期共悠悠,文字各稍稍。 华烛既屡更,诗肠亦频搅。 寒更尽渠深,孤讽宁至卯。

复制 朱熹 《彦集圭父择之同饮白云精舍以醉酒饱德为韵熹分得饱字醉中走笔奉呈》
类型:

暇日侍法曹叔父陪诸名胜为落星之游分韵得往字率尔赋呈聊发一笑

形式:

长江西委输,汇泽东滉瀁。 中川屹孤屿,佛屋寄幽赏。 我来此何日,秋气欲萧爽。 共载得高俦,良晨岂孤往。 酒酣清啸发,浪涌初月上。 叠鼓唤归艎,陈迹真俯仰。

复制 朱熹 《暇日侍法曹叔父陪诸名胜为落星之游分韵得往字率尔赋呈聊发一笑》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