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鉴赏

诗词大意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中“日暮”点明时间: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下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天寒白屋贫”: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投宿的顺序写下来的。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反客为主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可谓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其中最后一句“风雪夜归人”甚至为剧作家借用为剧名,遂使此诗在当代更为著名。然而对此诗的理解,窃以为问题颇大,通常的讲析很难令人信服。

  主要问题是两个,一是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诸多赏析者都展开神思,想象为: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犬吠人答,所谓:“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唐诗鉴赏辞典》406页) 此诗不但运用了“反客为主”——出奇制胜的艺术构思,而且还采用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技巧。由此可见,刘长卿的这首小诗,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自然婉转,一气呵成。在表现形式上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音律上也如弹丸圆美流转,自有其美,并不存在所谓脉络的跳跃。诗虽全用赋体,然仍意在言外,启人深思。至此,标题中“主人”两字所特含的暗示意味,也就不言而喻,迎刃而解了,这个芙蓉山“主人”,不是别人,正是诗人之自谓也。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长卿介绍和刘长卿诗词大全

刘长卿

唐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间,字文房。早岁居洛阳。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唐玄宗开元中即已应进士举,天宝后期始登第。释褐长洲尉。唐肃宗至德三载(西元七五八年)摄海盐令。同年以事下......
复制作者 刘长卿
猜您喜欢

江市朝沽

形式:

舟人理缆朝欲开,入市旋买鹅黄醅。 思君无奈愁千结,放怀须共倾金罍。 酒薄愁多可奈何,船头红日浸江波。 愿得风尘不惊怪,莫辞苦梗频经过。

复制 刘璟 《江市朝沽》
类型:

题洪钧朋山水卷

形式:

澄波不惊老蛟蛰,露白江空雁飞急。 远山郁郁堆翠螺,林间蔀屋幽情多。 扁舟一叶来渔蓑,王孙不归奈尔何。 晴窗披图意无限,挥毫重赋沧浪歌。

复制 刘璟 《题洪钧朋山水卷》
类型:

陈太初画竹

形式:

危石涌坡陀,菉竹秀其颠。 贞坚太古心,苍翠宜长年。 古人重依附,今人自缠牵。 陈公古君子,得意造化先。 挥洒有神助,至今光彩鲜。 我来偶披阅,却忆游淇园。 武公不可作,妙际无遗筌。 岂天不佑善,地气乃变迁。 感之再三叹,赖有斯图传。 愿持宝爱之,使比恂慄篇。 精心励清操,孙子其相延。

复制 刘璟 《陈太初画竹》
类型:

题高先生画竹二首

形式:

高公妙笔墨,独得造化先。 闲将北窗意,写入云华笺。 中庭白日静,重阴亦蹁跹。 赤霄舞孔翠,阊阖来飞仙。 飘飘出尘态,岂为凡累牵。 斯人隔山岳,企望心茫然。

复制 刘璟 《题高先生画竹二首》
类型:

谩兴三首

形式:

乾鹊堂前鸣,西风过篱落。 粲粲黄金华,含香为谁托。 白日光皎洁,载籍满高阁。 顾此亦奚为,长歌入寥廓。

复制 刘璟 《谩兴三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