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七律。崔曙只有这一首七律,但却是名作,可见诗贵精不贵多。诗人重阳节登临仙台,描写了仙台雄伟壮丽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畅饮要比寻访神仙畅快舒适。这首诗写景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流畅自然。

  此诗主题表达富贵荣华转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劳无功,不如归隐。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诗题已点明了这三点,即重阳节为登高之时,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容为诗人的投赠对象。

  首联言事。作者登台凭高望远,看到朝阳,心情顿觉开朗。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风雨自东来”是春天。从汉文帝修筑此台到作者登台时,经历了近千个春夏秋冬。战国时的三晋,经过秦汉、魏晋、北朝,几经分合,此时成了一统天下的一个部分。汉代的皇帝,当时多么显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凭风雨侵袭了。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长官,经过多次改朝换代,难以记住他们一个个的名字。当年磻溪垂钓、后来被周文王聘请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来了。真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联言志。有了前面的铺垫,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那么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着陶渊明的道路,采菊东篱下,饮酒自娱。

  这首诗前面写“九日登望仙台”所见,结尾表达“呈刘明府容”之意,将一首应酬诗写得有声有色、不落俗套;语气上转承自然,一气呵成。全诗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炉,透露出一股浓浓的隐逸气息,这与诗人曾隐居读书于太室山等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灰。中二联对仗半工,风雨对云山,河上对关门,都不很工。对仗微有不工,可见灵活,不拘泥,唐诗多如此。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崔曙介绍和崔曙诗词大全

崔曙

崔曙,定州(今河北定州)人。居宋州(今河南登封)。开元二十六年状元及第,官河南尉。晚年隐居河南嵩山。事迹无考。卒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明堂火珠》一诗,有“夜来双月合,曙后一星孤”之句。...
复制作者 崔曙
猜您喜欢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形式:

相逢刮眼试金篦,直下承当是嫡儿。 长恨马驹天下少,汝今分骨我分皮。

复制 林希逸 《王日起谋请乐轩先生主席其乡隐山堂喜以诗赠之》
类型:

潮回日射星

形式:

有底平沙上,辉辉不暂停。 潮回阴未夕,日射灿如星。 落水归何处,斜阳照远汀。 浮光看闪闪,散地见荧荧。 拟泛槎寻石,知非草化萤。 晚来河汉白,渔火满沧溟。

复制 林希逸 《潮回日射星》
类型:

龙跃天衢

形式:

头角惊人世,如龙乍跃渊。 身随三月浪,衢在九重天。 云起方成陆,雷驱正急鞭。 战鳞飞百万,怒爪击三千。 赤水神何照,苍精角有躔。 堪嗤时俗眼,空向壁间传。

复制 林希逸 《龙跃天衢》
类型:

梅花疑是君

形式:

欲访春消息,寒花昨夜开。 思君如在眼,使我亦疑梅。 蕊冷于人意,窗开露粉腮。 欲同渠索笑,还似子归来。 兰室因香讶,冰肌助我猜。 一枝聊寄与,何日共持杯。

复制 林希逸 《梅花疑是君》
类型:

偶得虾酱怀所翁作

形式:

送酒无如鲊酱宜,所翁旧以宝名之。 看渠忽洒思翁泪,为忆相呼得宝时。

复制 林希逸 《偶得虾酱怀所翁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