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简析

  此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这是颇具眼力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陶渊明介绍和陶渊明诗词大全

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
复制作者 陶渊明
猜您喜欢

丙申三月将改官出都和青来前辈

形式:

连天芳草送征轮,未免低徊去国身。 八百馀年王会地,垂杨无语为谁春。

复制 夏曾佑 《丙申三月将改官出都和青来前辈》
类型:

己亥秋别天津有感寄怀严蒋陈诸故人四首

形式:

束发抱流略,辛勤三十年。 一日不忍舍,颇欲窥高坚。 才短衣食迫,穷老仍愚颛。 慨然望六合,岂无豪与贤。 间关十数载,所在穷山渊。 山阳一闻笛,中策从此捐。 时会既未至,盛业由书传。 旁行百万卷,精诣穷人天。 舌人十万辈,瞠目无媸妍。 学未闻大道,岂能事言诠。 昔者山海隔,今有车与船。 今者文字隔,谁施蹄与筌。 事穷我公起,吾族殆帝怜。 公学岂在此,而此世所先。 国狗素狂瘈,眈眈吻常涎。 兴亡有一定,名世独见全。 冥冥津门树,日暮起苍烟。 扁舟载吾逝,不复相流连。 何时一尊酒,黾勉为执鞭。

复制 夏曾佑 《己亥秋别天津有感寄怀严蒋陈诸故人四首》
类型:

赠新会梁卓如孝廉七首

形式:

阎浮世界生龙象,奋迅凭淩势本雄。 下视苍苍应一笑,人天何限可怜虫。

复制 夏曾佑 《赠新会梁卓如孝廉七首》
类型:

与君遂叔雅饮黄公庐选三

形式:

两间老屋坐闲人,四碟盐齑当八珍。 大有旗亭风味在,胜持胡饼学维新。

复制 夏曾佑 《与君遂叔雅饮黄公庐选三》
类型:

赠任公二首

形式:

壬辰在京师,广座见吾子。 草草致一揖,仅足记姓氏。 洎乎癸甲间,相居望衡宇。 春骑醉莺花,秋灯狎图史。 青霄与黄泉,上下穷其旨。 冥冥兰陵门,刀鬼头如蚁。 修罗举只手,阳乌为之死。 袒裼往暴之,一击类执豕。 酒酣掷杯起,跌宕笑相视。 颇谓天地间,差足快吾意。 夕烽从东来,孤帆共南指。 再别再相间,便已十年矣。 吾子尚青春,英声乃如此。 嗟嗟吾党人,视此为泰否。

复制 夏曾佑 《赠任公二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