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究未能完成。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注释
荆轲:战国时卫国人,为燕太子丹报仇,以送地图为名,藏匕首刺秦王,不成被杀。
燕丹: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
强嬴:秦国。
荆卿:指荆轲。
渐离: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与荆轲友善,善击筑(古时的一种乐器)。
宋意:燕国的勇士。
商音、羽奏:商声和羽声。商声凄凉,羽声较激昂。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陶渊明介绍和陶渊明诗词大全

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
复制作者 陶渊明
猜您喜欢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五 第五章明凡圣非一非二

形式:

君不见烦恼茫然非是一,虽复非一亦非多。 若能照知其本际,即是真身卢舍那。 入于微尘亦无碍,无碍体寂遍娑婆。 凡圣两途非二处,生死涅盘常共和。 虽复强立名和字,只个爱痴真佛陀。 般若深空智非智,以无心意制众魔。 馀既诚心学此术,聊抽拙抱作斯歌。 行路难,路难心性实极宽。 贪欲本来常寂灭,智者于此可盘桓。

复制 傅翕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五 第五章明凡圣非一非二》
类型: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十 第十章明寂灭无心常行精进

形式:

君不见寂灭性中无寂灭,真实觉中无觉和。 亦复无有无知觉,清虚寂寞离方规。 法性自尔无因致,忆想颠倒性无为。 正使飘流遍三界,于其心中实不移。 无去无来亦无住,善达无住亦无亏。 诸佛世雄非尊大,三毒四倒亦非卑。 却寻缘心无所得,无缘心中缘复弥。 若欲速去无上道,无知三毒性能资。 三毒生于三解脱,七识还生七觉支。 倒心去来无有实,去来无急亦无迟。 觉诸烦恼观前境,但自惩心而却推。 心本无根何有本,六尘五欲不能拘。 行路难,路难微妙甚希奇。 昔日殷勤勇精进,不知精进背无为。

复制 傅翕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十 第十章明寂灭无心常行精进》
类型: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十九 第十九章明无觉精进

形式:

君不见正心修行诸佛子,以见非心故不忧。 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风伤逼岂怀愁。 随风东西无我所,独脱逍遥不系舟。 设使住时终非住,走遍十方而不流。 不见我时于无我,善哉设性任沉浮。 世间妄想无真实,吾于此中何所求? 只用非心觉非觉,亦复正修于不修。 若人不知如此处,不应称名作比丘。 为个痴心作奴仆,爱结缠之不自由。 而此更增诸苦恼,永劫长涂三界囚。 生死相连弥复甚,盼不能得永长休。 行路难,路难无令过诸念。 无念之念乃为真,真念无真还自炎。

复制 傅翕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十九 第十九章明无觉精进》
类型: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三 第三章明心相实相

形式:

君不见心相微细最奇精,非作非缘非色名。 虽复恬然非有相,若凡若圣己之灵。 此灵无形而常应,虽复常应实无形。 心性无来亦无去,缘虑流转实无停。 正觉此之真常觉,方便鹿苑制尊经。 为度妄想诸邪见,令知寂灭得安宁。 广说菩提与诸行,而此二法即音声。 了达音声处非处,三毒烦恼不亏盈。 又达五阴皆空寂,正慧无生制六情。 于兹六情随念灭,即是真了涅盘城。 行路难,路难无往复无还。 贪嗔不在于内外,亦复的不在中间。

复制 傅翕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三 第三章明心相实相》
类型: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四 第四章明无相虚融

形式:

君不见决定法中无决定,虚妄颠倒是菩提。 若心分别菩提法,分别菩提还复迷。 若了此迷无分别,迷与分别即菩提。 分别菩提非一异,恒一同体不相离。 安住性空真实性,空性无空亦不齐。 同体大悲含一切,故知真性不乖迷。 只此昏迷即无性,亦复不论齐不齐。 若舍尘劳更无法,喻若莲花生淤泥。 如来法身无别处,普通三界苦泥犁。 三界泥犁本非有,微妙谁复得见蹊? 行路难,路难本自是泥洹。 内外身心并空寂,颠倒贪嗔何处安?

复制 傅翕 《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四 第四章明无相虚融》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