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趣 一作:曲)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情感

  第一至第二自然段,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领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也”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本文第一、二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三自然段,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领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时?”作结。第三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领清醒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领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四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领感于死生;然后转入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领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领感于斯文”,总结全文。第四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羲之介绍和王羲之诗词大全

王羲之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原籍山东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绍兴),写下《兰亭集序》,晚年隐居会稽下辖剡县金庭,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
复制作者 王羲之
猜您喜欢

官舍夙兴

形式:

朝阳淡淡挂窗棂,桐叶无风忽自零。 不复扶头倾白堕,但知临目养黄宁。 新蔬带露来幽圃,修绠飞泉洒广庭。 一出文书又围绕,正应高卧尽颓龄。

复制 陆游 《官舍夙兴》
类型:

忆山南二首

形式:

貂裘宝马梁州日,盘槊横戈一世雄。 怒虎吼山争雪刃,惊鸿出塞避雕弓。 朝陪策画青油里,暮醉笙歌锦幄中。 老去据鞍犹矍铄,君王何日奏肤功。

复制 陆游 《忆山南二首》
类型:

初秋书怀

形式:

二十年前已二毛,即今何恨鬓萧骚。 孤灯自伴诗情苦,俗子从嫌醉眼高。 烟外暮钟来远寺,雨馀秋涨集空壕。 思归更向文书懒,此手惟堪把蟹螯。

复制 陆游 《初秋书怀》
类型:

江亭冬望

形式:

霜落江清水见鱼,偶来徙倚草堂孤。 雪天黯淡常如晚,烟树微茫直欲无。 下泽乘车终碌碌,上方请剑漫区区。 拟将疏逸消豪气,寻罢酒徒寻猎徒。

复制 陆游 《江亭冬望》
类型:

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

形式:

倚桥临水似催诗,戏伴鹅黄上柳丝。 万里西湖惊断梦,二年东阁忆幽期。 插瓶直欲连全树,簪帽凭谁拣好枝。 一味凄凉君勿叹,平生初不愿春知。

复制 陆游 《次韵张季长正字梅花》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