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新月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便即 一作:即便)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裙带 一作:罗带)
类型:

鉴赏

  古诗中往往有些短章,言少情多,含蓄不尽。诗人驾驭文字,举重若轻,而形往神留,艺术造诣极深。李端的《拜新月》即其一例。

  唐代拜月的风俗流行,不仅宫廷及贵族间有,民间也有。这首描写拜月的小诗,清新秀美,类乐府民歌。诗中既未明标人物身份,就诗论诗,也无须非查明所指不可。以诗中情感与细节论,宫廷可,民间也无不可。

  开帘一句,揣摩语气,开帘前似未有拜月之意,然开帘一见新月,即便于阶前随地而拜,如此不拘形式,可知其长期以来积有许多心事,许多言语,无可诉说之人,无奈而托之明月。以此无奈之情,正见其拜月之诚,因诚,固也无须兴师动众讲究什么拜月仪式。“即便”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自是欣赏全诗的关键所在: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细语”二字,维妙维肖地状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其实,少女内心隐秘,非愁怨即祈望,直书反失之浅露。现只传其含情低诉,只传其心绪悠远,诗情更醇,韵味更浓。庭院无人,临风拜月,其虔诚之心,其真纯之情,其可怜惜之态,令人神往。即其于凛冽寒风之中,发此内心隐秘之喃喃细语,已置读者于似闻不闻、似解不解之间,而以隐约不清之细语,配以风中飘动之罗带,似纯属客观描写,不涉及人物内心,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罗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后两句呕心吐血,刻意描绘,而笔锋落处,却又轻如蝶翅。

  李端这首《拜新月》,纯用白描勾勒人物,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将人物一片虔诚纯真之情烘托而出,读之余音袅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表面看,似即写作者之所见所闻,又全用素描手法,只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肌髓。这正是诗人高超艺术功力所在。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李端介绍和李端诗词大全

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嘉祐从侄。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
复制作者 李端
猜您喜欢

暮春水仙花 其一

形式:

偶向残冬遇洛神,孤情只道立先春。 今从九月过三月,疑是前身与后身。

复制 钟惺 《暮春水仙花 其一》
类型:

至巫山

形式:

不历巫山曲,焉知楚塞长。 巴东行二日,才到古高堂。

复制 钟惺 《至巫山》
类型:

寒河诗为友夏赋 其一

形式:

子居在河干,河水寒其声。 而我来五月,飒然形虑清。 乃悟秋冬意,不从霜雪生。 动植溯洄之,欣欣无不荣。 肃然高寒内,贵具天渊情。

复制 钟惺 《寒河诗为友夏赋 其一》
类型:

形式:

蓐食初戒途,新旸淡寒岫。 光薄始著林,映带自先后。 日盛宿烟避,远见山水候。 我行久出峡,始得睹清昼。

复制 钟惺 《朝》
类型:

飞云岩

形式:

吾闻山出云,岩则云之室。 兹岩云所为,云与山为一。 山云老亦坚,浮者化而实。 初至怯空游,梯磴乃历历。 下上于其间,步步可游息。 石以云为神,云以石为质。 石飞云或住,动定理难诘。 草树过泉声,寻之莫可觌。

复制 钟惺 《飞云岩》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