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 一作:潇潇)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鉴赏

  东坡为人胸襟坦荡旷达,善于因缘自适。他因诗中有所谓“讥讽朝廷”语,被罗织罪名入狱,“乌台诗案”过后,于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二月贬到黄州。这在苏轼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上阕写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泥。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布谷的叫声。作者此际漫步溪边,触目无非生意,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是愉悦的。唤起内心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这就引出了下片的对人生的哲思。

  下片诗人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生来说只有一次,正如古人所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生命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此处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应该说,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这首词,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雅淡凄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语言抒情,又在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启人心智,令人振奋。词人以顺处逆的豪迈情怀,政治上失意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催人奋进,激动人心。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兰陵王

形式:

晚阴薄,人在酴醾院落。秋千罢、还倚琐窗,花雨和烟冷银索。 近来情绪恶,遮莫青春过却。单衣减、沈水自薰,酒病经年怯孤酌。 低低燕穿幕,任笺绿绡红,心事难托。柳丝系梦轻漂泊。 叹衾凤羞展,镜鸾空掩,思量睡也怎睡着,恨依旧寂寞。 妆阁闭鱼钥,怕唱到阳关,箫谱慵学。夜占蛛蟢朝灵鹊,只目断千里,锦帆天角。 玲珑帘月,照见我,又瘦削。

复制 项鸿祚 《兰陵王》
类型:

祝英台近二首 其一

形式:

展香笺,斟绿醑,相对两眉妩。笑问多情,甘作小红否? 几曾奉旨填词,偷声减字,便消受华年一度。 自吟苦,任教采壁旗亭,争唱玉田句。金缕琵琶,呜咽怨秋雨。 可怜青兕今生,封侯无分,尽修得,刘郎花谱。

复制 项鸿祚 《祝英台近二首 其一》
类型:

后庭花

形式:

银云栉栉明,摇殿玉壶传箭。羊车梦逐箫声远,桂宫宵晏。 舞鸾钿匣啼,妆泫翠衾罗扇。题红莫诉秋风怨,忍教人见。

复制 项鸿祚 《后庭花》
类型:

疏影二首 其一

形式:

南枝冻折,映秋屏素几,还带残雪。飘粉新瓷,留伫春痕,不管丽谯吹彻。 金尊记向西园醉,甚容易、酒阑歌阙。正相思、忽到窗前,小占画廉香月。 休忆宫檐旧事,无风先自堕,幽恨曾叠。倚遍危栏,梦遍重衾,不是篱边时节。 一般也有横斜影,伴寒夜短檠孤绝。怕倩魂、空绕罗浮,却是故人初别。

复制 项鸿祚 《疏影二首 其一》
类型:

疏影二首 其二

形式:

天空夜寂,荡冷云万顷,飞上层碧。不信人间,容易西风,齐州九点烟隔。 琼楼玉宇应难到,算惟有、嫦娥知得。待月名、控鹤归来,说与此时游历。 多事移商换徵,悄惊尘梦远,无限幽忆。杳杳悠悠,作尽秋声,拗折冰弦谁惜。 还愁缟袂凌波去,却似泛清湘瑶瑟。怕泪痕、暗渍金徽,盼断广寒消息。

复制 项鸿祚 《疏影二首 其二》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