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山之僧曰智仙也 一作:山之僧智仙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主旨

  本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全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

  作者对滁州优美山水风景的讴歌,对建设和平安定、与民同乐的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向往,尤其是作者委婉而含蓄地所吐露的苦闷,这对宋仁宗时代的昏暗政治,无疑在客观上是一种揭露,这些自然都闪烁着思想光芒。尤其是这篇文章的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优美,句式整齐而有变化,全文重复运用“……者……也”的判断句句式,并且连用二十一个“也”字,增强文章特有的韵律。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欧阳修介绍和欧阳修诗词大全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人,自称庐陵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唐朝)韩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苏洵、苏轼、......
复制作者 欧阳修
猜您喜欢

雨中对梨花四首 其四

形式:

佳人默默立春寒,细雨轻风缟袂单。 玉质似嫌脂粉涴,残妆净洗觅人看。

复制 王鏊 《雨中对梨花四首 其四》
类型:

沽头行三首赠陈水部 其二

形式:

沽头落日没人行,白草茫茫一望平。 今日东西阛阓起,月明两岸读书声。

复制 王鏊 《沽头行三首赠陈水部 其二》
类型:

海月庵观镫

形式:

新样惊看出洱河,九华光彩未云多。 时开王月春犹浅,会在公家岁独多。 云母障开星乱点,天机文断水微波。 九衢车马人人乐,不饮其如此夜何。

复制 王鏊 《海月庵观镫》
类型:

贺李谕德子阳五十得子

形式:

一颗名珠入掌中,世间万事总堪空。 啼声惯试非凡种,瑞气先占隐若虹。 梁灏科名犹可绍,窦家世泽未应穷。 莫嫌五十为人父,比似尧夫尚可同。

复制 王鏊 《贺李谕德子阳五十得子》
类型:

次韵秉之咏走马镫

形式:

夜深银烛晃屏帷,铁骑森森俨欲飞。 勇若昆阳富大敌,疾如垓下溃重围。 达观一笑真儿戏,默运谁能识气机。 安得儿曹三百万,阴山直唱凯歌归。

复制 王鏊 《次韵秉之咏走马镫》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