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创作背景

  关于《离骚》的创作年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据此则当作于屈原放逐之后。今人对此说法不一,有说作于楚怀王时屈原被疏远以后,还是作于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流放以后,有说作于怀王末顷襄王初,有说始作于怀王时而成于顷襄王初,迄无定论。

  关于《离骚》的创作缘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又说:“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屈原介绍和屈原诗词大全

屈原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
复制作者 屈原
猜您喜欢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十三

形式:

旧日重阳,今日重阳,篱菊披金浅浅黄。 休讶去年蓬鬓,今岁半成霜。 喜得同人相访,那边风景,此间风景,且莫论量。 相与对花赊一醉,高歌大笑,手舞足蹈,听教人道掣颠狂。

复制 释惟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十三》
类型: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十七

形式:

秋风卷地,秋水连天。 千山影瘦,万木萧然。 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

复制 释惟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十七》
类型: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三

形式:

夜夜明星现,有眼谁不见。 此夜老瞿昙,却被明星转。 直至而今双眼花,无瑕白玉自生瑕。

复制 释惟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其三》
类型:

见侍者乞语为入道蹊径

形式:

入道蹊径无蹊径,日用现行何不省。 和南问讯已乖张,应对宾朋曾不隐。 同盂共饭况三年,话破那知万万千。 今日炷香重觅语,许时聚首成徒然。 老僧更不能忉怛,痛掌宁辞当面搭。 从教负痛走出门,呼天怨骂齿没舌秃口未合。

复制 释惟一 《见侍者乞语为入道蹊径》
类型:

传上人之吴

形式:

达磨西来有底传,赚人掘地觅青天。 况今枫落吴江冷,去去休容易泊船。

复制 释惟一 《传上人之吴》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