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1)不亦说(yuè)乎(“说”同“悦”,愉快。)
(2)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ì)也。(“知”同“智”,聪明。)

二、词类活用(1)学而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
(2)温而知新.(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3)见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三、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2)是知也(是,古义:这,这个,这样。今义:表示肯定判断的动词。)
(3)死而后已(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4)三人行(三,古义:表示多。今义:三,表示确数。)

四、一词多义(1)而:
①表承接(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
②表转折,却(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知:
①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②领悟(温故而知.新)
③明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④同“智”,聪明。(是知.(zhì)也。)

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省略句:
(1)可以(之)为师矣。
(2)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固定句式:
不亦……说乎?(不亦……乎:不也是……吗?)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褚生介绍和孔子及其弟子诗词大全

褚生

...
复制作者 孔子及其弟子
猜您喜欢

次酬胡编校赋竹屋

形式:

一屋中含万象光,掩关独坐类龟藏。 梧桐弄月思康节,枫柞吟秋忆履常。 晤到中年心更懒,人从多难识应长。 几回梦觉南窗下,闻得邻家煮稻香。

复制 刘黻 《次酬胡编校赋竹屋》
类型:

饱啄

形式:

饱啄天这分,吾何泣远涂。 落身近南粤,结梦屡西湖。 雇仆知乡谊,依僧免屋租。 新栽窗外竹,照月照同癯。

复制 刘黻 《饱啄》
类型:

避寇

形式:

戊午九月十,汹汹群寇生。 疋枹与赤水,参会童石氓。 烹牛饫凶竖,剚人谄妖灵。 长驱无龃龉,四境腾沸羹。 野庐竞趋察,廛市争奔城。 啼号震暮夜,阴气昏冥冥。 携持半箱筥,扛舁及翁罂。 鸡豕头骈阗,肋息惊吞声。 宇内同一胞,何事起搀枪。 据险恶氛聚,血牙余种狞。 原岭迤巢穴,习头号惟轻生。 掷首视为戏,揭竿谁敢撄。 父老谓曩日,草窃恣横行。 郡将出奇计,一勦诸峒平。 老熊痛已定,悍虎谋方兴。 若非急讨捕,终难保桑耕。 官兵驻大曷,警报驰飞星。 探旗逼军旅,登城罗义丁。 菱角隐阨塞,松明通晓更。 山前号令肃,铃阁筹算精。 疋马熟往来,老穉倚以宁。 溪潜鳞且遁,林散翼亦惊。 顾予久放逐,逢此增令俜。 夜寝不忍睫,朝餐何所营。

复制 刘黻 《避寇》
类型:

形式:

锄荒种新雨,擢秀美且艳。 生理未羞窄,采撷足饫餍。 每擅筐筥芳,湘以盐与酽。 舌根多嗜珍,味尔乃针砭。

复制 刘黻 《菜》
类型:

形式:

万卉争献奇,小草亦足贵。 四时春不断,可识天地意。 穉子谨勿斲,叶叶含元气。 不皆讶姑息,姑息特细事。

复制 刘黻 《草》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