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文言知识

  这首令词,是作者前期的作品。李珣共有《南乡子》词17首,描绘南国水乡的风土人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的民歌风味。这是其中的一首,写的是南国水乡少女的一个生活片断,写春女游莲塘,触景生情,相与戏谑,煞是动人。

  前三句:“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写春女漫游莲塘。

  春日里,芰荷满塘,碧水渌波,晴空夕照,景色融融。一群少女乘坐着彩饰华丽的游船,悠然地荡着桨儿,信船而游。她们陶然自乐,和棹而歌,一派优雅静谧的气象,令人沉醉。无意之中,那悠扬的歌声惊动了莲叶间沉睡的鸳鸯。这一来,则打破了那宁静的局面,勾起了春女们的绮思遐想,逗出无限情趣,引出了下文。

  常言道:哪个少女不怀春!后三句正是游女们触景生情、敞露春心之态。

  “游女带香偎伴笑”一句,紧承“惊起睡鸳鸯”而来,工笔绘出一幅少女喜春图。游女们惊动了结伴而居的鸳鸯,而鸳鸯又震颤了少女的春心,憧憬着幸福的爱情。“带香”也者,给人以“含辞未吐,气若幽兰”的感受,是对妙龄少女的真实写照。她们看看眼前偶居不离的鸳鸯,想着心上的人儿,彼此心照不宣,只是依偎在女伴身上出神,凭借着嫣然倩笑,流露出心底里的柔情蜜意,散发出少女的幽香,沁人肺腑。

  沉浸在追味甜美爱情之中的少女们,一个比一个地娇羞艳丽,在一首短短的小词中,不允许逐个描状。亏作者想得出“争窈窕”一句,尽写出怀春少女的娇美。给读者留下无穷想象,

  少女们的异样情态,可能引起了其他游人的注目,觉得难以为情。她们羞中生智,急忙从水中采摘下一片圆圆的荷叶,以遮挡夕阳的照射为防身,避开游人的围观,只自己消受那向往爱情的甜蜜滋味儿。“竞折团荷遮晚照”一句,既刻画出少女们活泼的举止,也揭示出她们害羞的神态。灿烂的阳光、绽绿的团荷与羞红的脸庞构成了一幅鲜亮美妙的画面。

  这首小令,绘出一幅活泼俏丽的风俗画,卷面绚丽而明快,状景则景致秀美,状人则形神兼备,更兼妙语传神,丽而不妖,艳而能质,颇得民歌韵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褚生介绍和孟子弟子录诗词大全

褚生

...
复制作者 孟子弟子录
猜您喜欢

汉阳逢故人

形式:

银鞍白马渡江来,江上相逢一笑回。 若?汉江无咫尺,思心何事日悠哉。

复制 徐祯卿 《汉阳逢故人》
类型:

贻吴叟

形式:

郁彼丘园叟,居然松竹姿。 生涯隔城郭,流水到茅茨。 乃识尧仁大,谁言静者私。 中山多法酒,高会及良时。 岁月老将至,耕桑乐在兹。 鹿门姻娅地,从此接庞眉。

复制 徐祯卿 《贻吴叟》
类型:

庚午岁九日始见二毛

形式:

常年摇落不知悲,九日今年感鬓丝。 绿醑满眼窃自寿,黄花插头从帽敧。 孤心久寄风霜外,生意长含日月私。 已息尘机甘退斥,犹将笔砚愧支离。

复制 徐祯卿 《庚午岁九日始见二毛》
类型:

与太学诸僚宴集

形式:

艺苑开三径,闲僚散竹林。 弦歌一以暇,春服共相寻。 薄采漪皇泽,临风款道襟。 高梧无杂蔓,呦鹿有佳音。 藉草时倾酒,披衣或鼓琴。 何妨惭点也,吾醉独狂吟。

复制 徐祯卿 《与太学诸僚宴集》
类型:

盘舞歌辞

形式:

灵芝华,华洞房。凤凰仪,仪九章。生逢盛世圣祚长。 陛下承基人悦康。鼓玄瑟,吹凤簧。八音翕合而锵锵。 坐者忘疲,听者哀以伤。且为乐,寿万年,何用怵惕怀虞殃。 主献前致辞,宾酬跪奉觞。命如晨风叶,倏忽聚散允无常。 及时秉烛游,日月不我将。鸡号旦旦,鹤鸣瀼瀼。诸君慎勿离席而东西,具我粗饭进糁羹。 日团圞,升扶桑,次衡阳。倒君衣,服君裳。考钟击鼓会明堂。 日之方中朝既昌。蛮夷率舞,鸟兽攸行。陛下黄耇,福履无疆。

复制 徐祯卿 《盘舞歌辞》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