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赏析

  《国风·郑风·子衿》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写单相思,描写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全诗采用倒叙的手法,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惟妙惟肖,而且意境很美,是一首难得的优美的情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描写相思之情的经典作品。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 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内心独白,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溯其源,此诗已开其先。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佚名介绍和佚名诗词大全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复制作者 佚名
猜您喜欢

赠黄世承兼寄益之贰尹

形式:

十载溪山两地心,赏音何处寄瑶琴。 盘中鸡黍轻千里,阶下松萝过百寻。 云路共观先武近,春江忽与别怀深。 题诗为语西镛叟,平远台高足眺临。

复制 谢廷柱 《赠黄世承兼寄益之贰尹》
类型:

挽秦士亨

形式:

交谊深期岁晚论,谁期永诀哭声吞。 竹围磐石闲棋局,花发园林罢酒樽。 走马风高东郭路,相牛经委北山村。 怆怀一段那堪写,落日西风独过门。

复制 谢廷柱 《挽秦士亨》
类型:

寄蔡鹤峰文继

形式:

鹤峰奇峭压东瀛,人住峰前似鹤清。 石磴竹光随杖屦,洞门松翠落棋枰。 眠同华顶真成癖,隐似终南不为名。 一别三秋几飞梦,无由共眺快平生。

复制 谢廷柱 《寄蔡鹤峰文继》
类型:

题松厓睡鹤

形式:

巅崖太古松忘老,零露瀼瀼月杲杲。 高寒迥绝鸟不栖,上有千年双鹤皓。 松枝无风鹤睡稳,不梦黄梁梦蓬岛。 我将唤醒双梦魂,飞去仙坛啄瑶草。 瑶草长春可奈何,万里松厓迹如扫。

复制 谢廷柱 《题松厓睡鹤》
类型:

涿郡张守四咏 其四 冬祈瑞雪

形式:

丰年古有占,三白乃为理。 如何雪愆期,侯心为忧瘁。 积诚诉苍天,天亦监侯意。 纷纷战玉龙,败甲洒寒吹。 遗蝗入地深,乐稔歌至治。

复制 谢廷柱 《涿郡张守四咏 其四 冬祈瑞雪》
类型:
搜索
广告区域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