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鉴赏

  孟浩然在山水诗中,很善于表现自然景物在时间中的运动变化。山区寻常的景物,一经作者妙笔点染,便构成一幅清丽幽美的图画。

  此诗写诗人夜宿山寺中,于山径之上等待友人的到来,而友人不至的情景。前六句尽写夜色:夕阳西下,万壑蒙烟,凉生松月,清听风泉,樵人归尽,暮鸟栖定;后两句写期待故人来宿而未至,于是抱琴等待。全诗不仅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令特征,而且融合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境界清新幽静,语言委婉含蓄。

  这首诗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形象,不仅仅准确地表现出山中从薄暮到深夜的时态特征,而且融统着诗人期盼知音的心情。特别是“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写诗人见松月而觉夜凉,听见泉而感山幽,细致入微地传达出日暮山间听泉时的全部感受,很有韵味。

  全篇前六句都是融情入景,到了第七句,才点出“之子期宿来”,然后在第八字再点出一个“候”字,彰显了诗人不焦虑不抱怨的儒雅风度,也从侧面表露出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友人的信任。“孤琴候萝径”,以“孤”修饰琴,更添了孤清之感。孤琴的形象,兼有期待知音之意。而用“萝”字修饰“径”,也似有意似无意地反衬诗人的孤独。因为藤萝总是互相攀援、枝蔓交错地群生的。这一句诗,在整幅山居秋夜幽寂清冷的景物背景上,生动地勾勒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这位风神散朗的诗人,抱着琴,孤零零地伫立在洒满月色的萝径上,望眼欲穿地期盼友人的到来。诗的收尾非常精彩,使诗人深情期待知音的形象栩栩如生。

  表面上看起来,前六句是写景,只有结尾两句写候友。其实不然,诗从一开始就在写候友,不过诗人暗藏在景物中,没有露面罢了。前六句看起来是无人之境,实际上是友人之境。“群壑倏已暝”是诗人看到的,“松月生夜凉”是诗人感到的,“风泉满清听”是诗人的感觉,“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也是诗人看到的。这些诗句表明诗人候友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待读到“孤琴候萝径”,暗藏在景物中的人,与抚琴候友的人迭在一起,形象蓦地活起来,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全诗色彩不断变幻,景物描写十分清幽,语言含蓄委婉却不失韵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是此诗名句。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孟浩然介绍和孟浩然诗词大全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
复制作者 孟浩然
猜您喜欢

乞终养未许

形式:

乞归未许奈亲何,帝里风光梦里过。 三月春寒青草短,五湖天远白云多。 客囊衣在缝犹密,驿骑书来字欲磨。 圣主恩深臣分浅,百年心事两蹉跎。

复制 邵宝 《乞终养未许》
类型:

谒于肃悯祠

形式:

祠前春雾隐绯袍,隔岭松声应海涛。 伯纪空勤恢复计,子仪还重廓清劳。 我将薄奠成三献,谁作长歌寄一号。 西望岳坟才数里,白云湖上两峰高。

复制 邵宝 《谒于肃悯祠》
类型:

自和幽居四咏

形式:

晚晴无物不含晖,此树天将悦我非。 一碧故涵秋水净,半黄初着晓霜微。 吟随望远长凭几,情忆阴多坐解衣。 莫道寂寥谁与共,天风时引白云归。

复制 邵宝 《自和幽居四咏》
类型:

寄吴宪使

形式:

濂泾草堂清可怜,幽期已在立秋前。 社中诗自无新什,方外书应有别传。 野旷正堪乘月步,日高犹为避风眠。 伯牙山水钟期耳,万古知音不在弦。

复制 邵宝 《寄吴宪使》
类型:

送秦中丞国声之湖南兼呈东山先生

形式:

中丞旌节自东来,黄鹤楼高倚宪台。 江汉朝宗千古地,风霆鼓舞一时才。 洞庭水阔春初渡,衡岳云深晚正开。 老矣东山烦问讯,苍生回首柰何哉。

复制 邵宝 《送秦中丞国声之湖南兼呈东山先生》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