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鉴赏

  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这两句是说作者眺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出此时已是黄昏时分,仿佛在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主要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这两句就是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刘长卿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刘长卿介绍和刘长卿诗词大全

刘长卿

唐宣州(今安徽宣城)人,郡望河间,字文房。早岁居洛阳。曾任随州(今属湖北)刺史,世称「刘随州」。唐玄宗开元中即已应进士举,天宝后期始登第。释褐长洲尉。唐肃宗至德三载(西元七五八年)摄海盐令。同年以事下......
复制作者 刘长卿
猜您喜欢

庆鹤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四

形式:

缁素应烦玉女裁,晓风声度画堂开。 身轻几欲凌云去,性警端能择主来。 曾见苏公游赤壁,复随清献过琴台。 人间俯仰江山旧,今日光华迩上台。

复制 罗钦顺 《庆鹤次刘野亭先生韵 其四》
类型:

杨文贞公祠成大司成冰玉先生有作次韵 其二

形式:

物情天意久差池,殷礼初闻赋孔时。 公旦蒸尝侯国领,巫咸勋烈史官知。 衣冠此日方胥庆,陵谷他年莫浪疑。 来哲升堂浑不少,合分前席与伊谁。

复制 罗钦顺 《杨文贞公祠成大司成冰玉先生有作次韵 其二》
类型:

送王伯安入朝

形式:

卮垆联句佛灯前,云散风流顿十年。 曾见山东题小录,又闻瀛海遇真仙。 一封朝奏心徒切,万里生还命有悬。 今日仕优仍好学,独携书卷去朝天。

复制 罗钦顺 《送王伯安入朝》
类型:

中秋夜看月有作

形式:

月满高楼犹未知,今朝那合上楼迟。 不须达曙殷勤望,且试停杯一问之。 三五何能长洁白,寻常还是几盈亏。 乐同年少心偏远,遍倚栏干有所思。

复制 罗钦顺 《中秋夜看月有作》
类型:

秋答尹宪副先生 其一

形式:

顿收佳什见情亲,一字都来不犯尘。 秋院挥毫风正爽,晓窗开卷墨犹新。 论心每忆同游处,矫首难忘奉别晨。 门带清流山附屋,暮年新酒共谁频。

复制 罗钦顺 《秋答尹宪副先生 其一》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