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千门万户曈曈日”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担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旧的桃符替换成新的桃符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安石介绍和王安石诗词大全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
复制作者 王安石
猜您喜欢

省中

形式:

古木阴多莺乱移,白云不去伴留司。 侵阶草长闲终日,拂印尘深锁几时。 散地非才容吏傲,低头寸禄令人悲。 颇耽恬旷频欹枕,仆从翻嫌出省迟。

复制 王慎中 《省中》
类型:

哭梁宅之

形式:

天道苍茫不可知,重泉寂寞所从谁。 只余兰气芳华省,独有萤光识敝帷。 无使求书忘旧草,何人脱剑赠枯枝? 萧条落日闻邻笛,泪尽无由世上期。

复制 王慎中 《哭梁宅之》
类型:

蓟门行

形式:

置酒军中舞又歌,雪花偏向蓟门多。 醉来欲取平胡印,报道天骄已请和。

复制 王慎中 《蓟门行》
类型:

沧洲道中寄蔡道卿

形式:

泠泠风举碧罗裳,一曲焦桐月在床。 寂历寒波兼坠叶,不知何处是潇湘。

复制 王慎中 《沧洲道中寄蔡道卿》
类型:

苕溪舟上怀蔡可泉

形式:

岸花夹水备芳鲜,愁思看时倍惨然。 几欲将愁寄流水,苕溪又不到桐川。

复制 王慎中 《苕溪舟上怀蔡可泉》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