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龙阳县青草湖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类型:

赏析二

  此篇是元末明初诗人唐温如的传世之作。关于这位作者,历史上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然而,就是这一首诗让人们深深地记住了他。借助于这样的一首短短的七言绝句,读者所能体悟到的,则是诗人特有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就像是他的一幅自画象,读过之后,诗人的精神风貌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诗题中的“龙阳县”,即今湖南汉寿。“青草湖”,即今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诗题中说“青草湖”,而诗中又写“洞庭”,是两水相连相通的缘故。

  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性的纪游诗。

  诗的前两句“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省。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春水船如天上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的感觉,渐渐地渗入了诗人的梦乡。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一、二句写悲秋,未必不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

  这两句对梦境的描写十分成功:梦境切合实境,船在天上与天在水中正相关合,显得真实可信;梦无形体,却说清梦满船,梦无重量,却用“压”字来表现,把幻觉写得如此真切;从梦境的清酣,不难觉察出诗人对于摆脱尘嚣的愉悦,记梦而兼及感情,则又有暗中传神之妙。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

  全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笔调轻灵,写景记梦,虚实相间。构思之新颖独特,诗境之缥缈奇幻,为前人诗作所少见。而充溢在字里行间的那极富浪漫的色彩,也在后人的诗文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唐珙介绍和唐珙诗词大全

唐珙

唐珙,字温如,元末明初诗人。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全唐诗》以为其晚唐人,据考证为误。生平仅略见于《御选元诗》卷首《姓名爵里》、《元诗选补遗》小传。...
复制作者 唐珙
猜您喜欢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形式:

幽燕沙雪地,万里尽黄云。朝吹归秋雁,南飞日几群。 中有孤凤雏,哀鸣九天闻。我乃重此鸟,彩章五色分。 胡为杂凡禽,雏鹜轻贱君。举手捧尔足,疾心若火焚。 拂羽泪满面,送之吴江濆。去影忽不见,踌躇日将曛。

复制 李白 《送崔度还吴(度,故人礼部员外国辅之子)》
类型: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形式: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 浣纱古石今犹在。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 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君去西秦适东越, 碧山青江几超忽。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复制 李白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类型: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形式:

长沙陈太守,逸气凌青松。英主赐五马,本是天池龙。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荣君按节去,不及远相从。 七郡长沙国,南连湘水滨。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当安远俗人。洞庭乡路远,遥羡锦衣春。

复制 李白 《送长沙陈太守二首》
类型: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形式: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水国郁蒸不可处, 时炎道远无行车。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 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我家寄在沙丘傍, 三年不归空断肠。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

复制 李白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类型:

送殷淑三首

形式:

海水不可解,连江夜为潮。俄然浦屿阔,岸去酒船遥。 惜别耐取醉,鸣榔且长谣。天明尔当去,应便有风飘。 白鹭洲前月,天明送客回。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 流水无情去,征帆逐吹开。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 痛饮龙筇下,灯青月复寒。醉歌惊白鹭,半夜起沙滩。

复制 李白 《送殷淑三首》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