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类型: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久滞异地,渴望早日回乡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洗练,情景交融,塑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典型形象,其丰富的意象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久客思归的凄苦心境。

  第一句是主观化地写景:“长江悲已滞”。长江不会有悲感,有悲感的是诗人;长江日夜奔流不息,并无半点停滞,认为它滞重不畅的也是诗人。诗人为什么会有此感觉?第二句就清楚地说了出来:“万里念将归”。原来,他远离家乡滞留于此地山中已太久太久。“万里念将归”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发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诗的前两句中“长江”和“万里”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归家的路途遥远。“已滞”和“将归”是从时间上表明诗人长期滞留他乡,还没有归去。

  从字面上看“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两句单纯是写景,但其实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诗人在山中望见了秋风萧瑟、黄叶飘零之景,这些既是实际的景物描写,同时表现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正因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诗人又看到了秋天万物衰落的秋景,这就更增添了他思乡的愁绪。此二句没有一个直接表现感情的字眼,但渗透了诗人浓厚的感情。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兴”之意。从“兴”的作用来看,在这样凄凉萧索的环境中,诗人的乡思是难忍和难以排解的。从“比”的作用看,这萧瑟秋风、飘零黄叶,正是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的象征。这两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诗意,却用得没有模拟的痕迹,又使读者增添一层联想,对诗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就整首诗来说,这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当然,这个比拟是若即若离的。同时,把“山山黄叶飞”这样一个纯景色描写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写法上又是以景结情。南宋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这首诗的结句就有宕出远神之妙。

  从通篇的艺术构思来看,诗人采用了“兴法起结”的艺术手法。一下笔便借景兴情,结尾处又以景结情,把所要抒写的思想感情融入一个生动、开阔的画面中,让读者从画中品味。这样,便收到了语虽尽而思绪无穷的艺术效果。该诗首尾三句写景,第二句抒情叙事,采取景情景的结构。由于情在诗结尾处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含蓄而耐人寻味。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勃介绍和王勃诗词大全

王勃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复制作者 王勃
猜您喜欢

练圻老人农隐

形式:

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却愁为农亦良苦,近岁征役相烦煎。养蚕唯堪了官税,卖犊未足输米钱。 虬须县吏叩门户,邻犬夜吠频惊眠。雨中投泥东凿堑,冰上渡水西防边。 几家逃亡闭白屋,荒村古木空寒烟。君独胡为有此乐,无乃地迩秦溪仙。 门前流水野桥断,不过车马唯通船。秧风初凉近芒种,戴胜晓鸣桑头颠。 短衣行陇自课作,儿子馌后妻耘前。白头虽复劳四体,若比我辈宁非贤。 旅游三十不称意,年登未具粥与灊。便投笔砚把耒耜,从子共赋《豳风》篇。

复制 高启 《练圻老人农隐》
类型:

答衍师见赠

形式:

衍师本儒生,眉骨甚疏峭。轩然出人群,快若击霜鹞。 早尝垂长绅,挟册诵周邵。欲陈兴坏端,往应乞言诏。 乾纲会中颓,四海起攘剽。仰头望天扃,氛祲匿羲曜。 蕃邦日寻兵,纁玉罢朝頫。木颠岂绳维,长往遂沦耀。 披缁别家人,欲挽首屡掉。超哉休远徒,高躅愿追绍。 初来北城刹,驻锡问宗要。相逢共宵哦,篝火树间照。 篇成出叩钵,锋疾惊楚僄。我或劝之冠,不答但长笑。 留连忽中离,名山赴佳召。颇知此行乐,夙志酬历眺。 吴峰戴襆登,楚水投文吊。江秋雨鸣濑,海曙霞发峤。 灵奇务穷搜,不惮蹑遐徼。东归始安禅,幽谷斩蓬藋。 坐敷云中衾,薜屋一涧缭。前年逐戎旃,野出事田獠。 是时阴飙作,山黑卷狂烧。不畏猛虎过,车宿傍枫庙。 闻师隔烟岭,无寐听猿叫。晨兴雪满壑,衣湿寒木燎。 空林断樵踪,兀兀见来轿。相邀至岩扉,山竹穿叫条。 深房煮山药,干叶焰风铫。顿释行旅颜,瓢绿欣饮釂。 促还不能淹,喧寂叹殊调。迩来竟何成,三十匪年少。 恨无关弧力,结束从嫖姚。闲坊借书披,危坐似持钓。 行忧釜见夺,谒恐冠遭溺。逢人戒谈时,涩缩刀在鞘。 军鼙五月急,市闭无贱粜。壮气渐欲磨,妻孥困缠绕。 堂筵宾履疏,暑夕行熠耀。师来赠长句,有誉无鄙诮。 组章眩芬涘,金奏聆要眇。据梧起豪诵,心疢浑可疗。 回顾平生吟,真咽蚯蚓窍。上天宰玄化,乱治方叵料。 性命如穷鳞,倘或脱罾蘖。卜居计已决,不待龟灼燋。 过湖就稻蟹,静处容不肖。安能效群女,倚恃斗妍妙。 泳风或鸣桡,耕月还荷。师当重见寻,东皋一舒啸。

复制 高启 《答衍师见赠》
类型:

雨中留徐七贲

形式:

江寒宿雨在,落叶满村湿。 留君系君艇,莫犯风潮急。 试问欲归城,谁家借蓑笠?

复制 高启 《雨中留徐七贲》
类型:

明皇秉烛夜游图

形式:

华亭楼头日初堕,紫衣催上宫门锁。大家今夕燕西园,高爇银盘百枝火。 海棠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 新谱《霓裳》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知更宫女报铜签,歌舞休催夜方半。 共言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只忧风露渐欲冷,妃子衣薄愁成娇。 琵琶羯鼓相追续,白日君心欢不足。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 姑苏台上长夜歌,江都宫里飞萤多。一般行乐未知极,烽火忽至将如何。 可怜蜀道归来客,南内凄凉头尽白。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复制 高启 《明皇秉烛夜游图》
类型:

忆昨行寄吴中诸故人

形式:

忆昨结交豪侠客,意气相倾无促戚。十年离乱如不知,日费黄金出游剧。 狐裘蒙茸欺北风,霹雳应手鸣雕弓。桓王墓下沙草白,仿佛地似辽城东。 马行雪中四蹄热,流影欲追飞隼灭。归来笑学曹景宗,生击黄獐饮其血。 皋桥泰娘双翠蛾,唤来尊前为我歌,白日欲没奈愁何。 回潭水绿春始波,此中夜游乐更多。月出东山白云里,照见船中笛声起。 惊鸥飞过片片轻,有似梅花落江水。天峰最高明日登,手接飞鸟攀危藤。 龙门路黑不可上,松风吹灭岩中灯。众客欲归我不能,更度前岭缘崚嶒。 远携茗器下相候,喜有白首楞伽僧。馆娃离宫已为寺,香径无人欲愁思。 醉题高壁墨如鸦,一半欹斜不成字。夫差城南天下稀,狂游累日忘却归。 座中争起劝我酒,但道饮此无相违。自从飘零各江海,故旧如今几人在。 荒烟落日野乌啼,寂寞青山颜亦改。须知少年乐事偏,当饮岂得言无钱。 我今自算虽未老,豪健已觉难如前。去日已去不可止,来日方来犹可喜。 古来达士有名言,只说人生行乐耳。

复制 高启 《忆昨行寄吴中诸故人》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