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旱苦热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著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乾。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鉴赏

  此诗的开篇便不同凡响:“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前句写“清风”,凉爽的风对驱暑显得无能为力,是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酷热难当。这句中的“屠”字下得尤为精妙。“屠”,是杀掉的意思。“屠得热”,即使“热”人格化了,又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恨暑热的情感。给读者描绘了一个画面:时值酷暑,大旱不雨,小河干涸了,土地龟裂了,禾苗枯萎了,而太阳又偏偏不肯下山,炎气蒸腾,热得人们坐立不安。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这里的“天”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它不痛惜“河汉”(指银河)干涸,这与人害怕江海枯竭的心理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渗透了诗人对老天爷的憎恨之情。可见,“人固已惧江海竭”还包含的潜台词:人们最害怕的还不是江海枯竭,而是因暑旱酷热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无力解决的生计问题。紧扣住了诗题“暑旱苦热”中的“苦”字。“河汉干”诸语,想象瑰奇,令人拍案叫绝。

  这首诗的前四句主要是写暑旱酷热,反映诗人憎恨“热”、“天”之情,后面四句重在发抒诗人愿与天下共苦难的豪情,显示其博大的胸襟。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昆仑”是中国西部的高山,上有终年不化的积雪;“蓬莱”是古代传说中渤海三座神山之一。这些都是诗人心目中无暑旱酷热之苦的清凉世界。诗人由“暑旱苦热”想到昆仑、蓬莱等现实与传说中的清凉世界,这是极其自然的。如此清凉世界对饱尝暑旱酷热之苦的诗人产生的吸引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不能将整个世界拎在手里同去,又怎忍心只身独往那清凉世界昆仑和蓬莱山呢?诗人尽情抒发了愿与天下人共苦难的豪情,显示了其博大的胸襟。“手提天下”诸语,想象奇特,气魄宏伟,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在王令的诗集中,此相类的诗句:“长星作慧倘可假,出手为扫中原清”(《偶闻有感》),“终当力卷沧溟水,来作人间十日霖”(《龙池二绝》其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王令介绍和王令诗词大全

王令

宋大名元城人,长于广陵。初字钟美,改字逢原。少孤贫,未尝从师,辞章已雄伟老成。王安石推重其人品文章,为之延誉,并以夫人之妹妻之。诗学韩愈、孟郊,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有《广陵集》。...
复制作者 王令
猜您喜欢

待曙楼次西涯韵为俞黄门作

形式:

楼头清旭敛轻霏,楼下还看过客稀。 秉笏有人思待旦,高居无地比凝晖。 啼乌??声将歇,彩凤翩翩势欲飞。 今日皂囊无别事,万言意只在宵衣。

复制 吴俨 《待曙楼次西涯韵为俞黄门作》
类型:

送陈黄门父还闽

形式:

白发新封谏议归,山林岩壑尽光辉。 长溪水落滩声静,远岸秋深树影稀。 双旆清风迎紫诰,满船红日照斑衣。 天恩浩荡应难报,早遣仙郎侍琐闱。

复制 吴俨 《送陈黄门父还闽》
类型:

观史黄门莲叶砚有感 其二

形式:

一叶芙蕖翰墨香,百年故物藉珍藏。 换鹅人去遗书在,瘗鹤铭存旧迹亡。 承露尚堪毛颖饮,含污不怪客卿狂。 皂囊疏草常咨尔,未敢淹留在玉堂。

复制 吴俨 《观史黄门莲叶砚有感 其二》
类型:

送魏都宪

形式:

奉敕江南仅两年,蜚声已达冕旒前。 何人为补中丞缺,此日还将旧政传。 贪贿吏惊先解绶,弄兵人散欲耕田。 愿公为国持三尺,一岁官应见几迁。

复制 吴俨 《送魏都宪》
类型:

次东园先生春雪韵

形式:

雪花如掌暗长衢,绿树妆成白玉株。 属国一心惟在汉,将军中夜已平吴。 忍寒独立阶前鹤,攫食群飞野外乌。 冻砚连朝未消释,诗翁莫怪有新逋。

复制 吴俨 《次东园先生春雪韵》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