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赏析二

  诗中所咏为初冬碧物。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碧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碧: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渚莲塘荷,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心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劲节。自然界千姿万态,一年之中,花开花落,可说是季季不同,月月有异。这里,诗人却只选择了荷与菊这两种分别在夏、秋独领风骚的花,写出它们的衰残,来衬托橙橘的岁气之心。诗人的高明还在于,他不是简单地写出荷、菊花朵的凋零,而将描写的笔触伸向了荷叶和菊枝。终荷花之一生,荷叶都是为之增姿,不可或缺的。苏轼用擎雨无盖说荷败净尽真可谓曲笔传神!同样,菊之所以被誉为霜下之杰,不仅因为它蕊气香冷,姿怀贞秀,还因为它有挺拔劲节的枝干。花残了,枝还能傲霜独立,才能充分体现它孤标傲世的品格。诗人的观察可谓细致矣,诗人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亦可谓强矣!这两句字面相对,内容相连,是谓“流水对”。“已无”、“犹有”,一气呵成,写出二花之异。

  可是,不论是先谢还是后凋,它们毕竟都过时了,不得不退出竞争,让位于生机盎然的初冬骄子──橙和橘。至此,诗人才满怀喜悦地提醒人们:请记住,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还是在“青黄杂糅,文章烂兮”(屈原《橘直》)的初冬时节!这里橙橘并提,实则偏重于橘。从屈原的《橘直》到张九龄的《感遇(江南有丹橘)》,橘树一直是诗人歌直的“嘉树”,橘实则“可以荐嘉客”。橘树那“经冬犹绿林”、“自有岁气心”的坚贞节操,岂止荷、菊不如,直欲与松柏媲美了。难怪诗人要对它特别垂青!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碧色。作者说,心然秋去冬来,荷尽菊残,但仍是橙黄橘绿的美好时光。诗中用“傲霜枝”作比,意在歌直刘碧文孤高傲世的高洁品格。“菊残犹有傲霜枝”,后来有人借用它比喻坚贞不屈的人。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苏轼介绍和苏轼诗词大全

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老泉长子,苏颍滨兄。与父、弟合称“三苏”,故又称“大苏”。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1061年),......
复制作者 苏轼
猜您喜欢

春日读杜偶成

形式:

迟日江山物向荣,杜陵老去未忘情。 桃红竹翠郊扉晚,苦说中年召贾生。

复制 钱世锡 《春日读杜偶成》
类型:

山径晓行

形式:

畏寒蒙絮帽,车上宿酲醒。 诘屈穿山曲,琳琅掣晓铃。 霜侵牛背瘠,树暗虎风腥。 东望朝晖满,蛾眉一带青。

复制 钱世锡 《山径晓行》
类型:

真定

形式:

昔日繁华地,雄于燕赵间。 春风元石冢,明月紫微山。 野旷蓬恒卷,城荒柳自闲。 迢迢芳草色,绿遍井陉关。

复制 钱世锡 《真定》
类型:

蔇斋先生用看画韵作诗招饮叠韵奉答并柬西涧

形式:

催耕布谷村村同,陌头馌饟妇与童。插秧望雨雨不足,到晚怕见林霞红。 田家风景爱诵储王诗,杜陵深意人未知。夏日夏夜发永叹,视彼储王秀句腻若脂。 蔇斋先生百无事,讲求诗律闲居时。量晴课雨偶有作,兴到不烦绳削为。 疏疏落落见风格,洗尽脂粉留真色。酒酽要本泉味甘,弓良先辨木纹直。 朝来以诗代柬招我饮,谓我有酒不饮良可惜。守株刻剑愚被嗤,镂冰炊沙巧无益。 何如酩酊听秧歌,白杨梅熟尽堪吃。

复制 钱世锡 《蔇斋先生用看画韵作诗招饮叠韵奉答并柬西涧》
类型:

余于庚辰三月三日从金桧门先生渡滹沱河赴赵州今先生归道山余以落拓浪游复过此河怆然有作

形式:

忆昨风光上巳天,双旌婀娜大堤边。 髯仙控鹤今何处,走马寒烟一惘然。

复制 钱世锡 《余于庚辰三月三日从金桧门先生渡滹沱河赴赵州今先生归道山余以落拓浪游复过此河怆然有作》
类型: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