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行四首

汉主东封报太平,无人金阙议边兵。
纵饶夺得林胡塞,碛地桑麻种不生。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戍三看塞草青,楼烦新替护羌兵。
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

黠虏生擒未有涯,黑山营阵识龙蛇。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类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汉朝君主夺回了东边的封地,于是报告平安。没有人在宫殿草论在边疆的士兵。
就算侥幸夺得了林胡地区,这些地方也是寸草不生。

誓死要横扫匈奴个个都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怜那无定河边暴弃的粼粼白国,还是少妇们春闺里思念的梦中人。

在陇地多次看到边塞的青草,善骑射的将士替换下了原本的羌族士兵。
一起来的人有的去世了,充满了离别之情,夜晚孤魂的哭声响彻旧的营帐。

被匈奴掳走的人没有止境,黑山营地辨认龙蛇。
自从两国君主和亲之后,胡风习俗有一半与汉族相似。

注释
匈奴:指西北边境部族。
貂锦:这里指战士,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
无定河:黄河中游支流,在陕西北部。
春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赏析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虚实相对,宛若电影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诗人共写了《陇西行四首》,此处赏析第二首。

  首二句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但结果五千将士全部丧身“胡尘”。“誓扫”、“不顾”,表现了唐军将士忠勇敢战的气概和献身精神。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部队。部队如此精良,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接着,笔锋一转,逼出正意:“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里没有直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把“河边骨”和“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心灵的悲剧力量。知道亲人死去,固然会引起悲伤,但确知亲人的下落,毕竟是一种告慰。而这里,长年音讯杳然,征人早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妻子却还在梦境之中盼他早日归来团聚。灾难和不幸降临到身上,不但毫不觉察,反而满怀着热切美好的希望,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认为,此诗化用了汉代贾捐之《议罢珠崖疏》“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妻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的文意,称它“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贾文着力渲染孤儿寡母遥祭追魂,痛哭于道的悲哀气氛,写得沉痛而富有情致。文中写家人“设祭”、“想魂”,已知征人战死。而陈陶诗中的少妇则深信丈夫还活着,丝毫不疑其已经死去,几番梦中相逢。诗意更深挚,情景更凄惨,因而也更能使人一洒同情之泪。

  这诗的跌宕处全在三、四两句。“可怜”句紧承前句,为题中之义;“犹是”句荡开一笔,另辟新境。“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其实,首句写唐军将士奋不顾身“誓扫匈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次句写五千精良之兵,一旦之间丧身于“胡尘”,确实令人痛惜。征人战死得悲壮,少妇的命运就更值得同情。所以这些描写正是为后二句表现少妇思念征人张本。可以说,若无前二句明白畅达的叙述描写作铺垫,想亦难见后二句“用意”之“工妙”。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
点击收起 ^
陈陶介绍和陈陶诗词大全

诗人:陈陶

陈陶,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岭南人。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宋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其《陇西行》四首......
复制作者 陈陶
猜您喜欢

送张君归延安

形式:

子瞻昔南谪,万里一孤臣。符生抱忠义,朝夕来相亲。 男儿七尺躯,欲为知已许。从来燕赵足豪杰,未必今人不如古。 张君亦义士,意气谁得如。使君直道寡交合,独许子也相嬉娱。 空谷闻足音,重得使君惜。岂无箴规助新政,亦有殷勤慰岑寂。 一朝使君归,千里仍追从。驱车发蒲坂,鼓楫游吴东。 昔随使君来,今随使君返。防身一短剑,迢迢白云远。 吴山亭亭水增波,萧萧落木西风多。重君高谊惜君别,为君慷慨发浩歌。

复制 孙承恩 《送张君归延安》

登桐山

形式:

桐山嵯峨屹孤峰,下瞰江水当奔冲。我来摄衣凌绝顶,飘飘两袖乘长风。 怀仙颇忆桐仙翁,桐仙一去几经载,犹有像设留遗踪。 道人考击晨昏钟,深渊不怕惊鱼龙。风送摇摇渡江去,城中儿女酣睡方蒙蒙。 烟光微茫淡秋容,潦水落尽寒潭空。全浙江山吾目中,乾坤浩荡开心胸。 夕阳渺渺随征鸿,白云飞来如我从。何当乘之游海上,去看日出扶桑红。

复制 孙承恩 《登桐山》

后苦热行

形式:

昨日苦热欲发狂,袒跣大叫无遁藏,火云照夜星耀芒。 今日不可更禁当,低垂郁蒸气如结,肌肤屡搔成痏疮。 蕲竹八尺琉璃光,欲眠先看汗流浆,炎熇蕴隆遮日黄。 松枝柏叶凝不动,长箑勤挥那得凉。四时平分乃恒理,阴阳二气翕以张。 千古万古胡不尔,岂独此日为予殃。情随事变弗自觉,忧喜苦乐态失常。 翻思冱寒冻欲僵,恨不置身火与汤。

复制 孙承恩 《后苦热行》

为郭判府题蟠桃图

形式:

凭谁染此蟠桃图,峥嵘老干屈铁柯。上有皓鹤来翩跹,下有碧水扬层波。 吾闻此桃之实大如盎,图中累累颇佛彷。晕脸含春低压枝,新梢拂露和云长。 如船之藕真足夸,更闻枣大还如瓜。世有此藕复此枣,岂不有桃如此耶。 汉时王母亲传赐,方朔三偷自堪纪。玄都观中难比伦,武陵天台乃其似。 郭侯自是忠孝人,拍拍满腔生意真。曾向河阳种千树,散作氤氲万户春。 只今又值悬弧辰,桃花海上蒸红云。云间之种种特异,结实不以千年论。 况君正当壮年力,万里云霄头尚黑。一年一度餐桃实,岁岁年年谁算得。 春风浩荡春阳和,美人一笑朱颜酡。寿筵未谱南飞曲,展图先赋蟠桃歌。

复制 孙承恩 《为郭判府题蟠桃图》

送大宗伯张阳峰赴南都

形式:

潞河冰融春水阔,张公早向燕台发。 嘉会恭承秩宗命,行旌遥指秦淮月。 张公早岁登玉堂,南金大贝声辉煌。 期以勋名接伊召,岂止文字追班扬。 育才成均赞邦礼,晋贰铨衡相天子。 天子式重留都情,作朕彤伯须公行。 明时三礼公所谙,要使多士观仪刑。 公也昔在留都仕,大作雄篇悬玉署。 兴来还复玉署过,亭外琅玕好题句。 凤皇台畔芳草深,白鹭洲边波跃金。 时清事简足登眺,不妨并入阳春吟。 大贤身系苍生望,辅世年龄正强壮。 须知南辙非久留,行矣白麻催入相。

复制 孙承恩 《送大宗伯张阳峰赴南都》
唐诗三百首 | 小学古诗大全 | 初中古诗 | 高中古诗 | 古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李白诗词大全 |

微信扫一扫

古诗林诗词